東海大學─校名往事

引用自:http://www.thu.edu.tw/1_chinese/1_about/2_history/2_name.html

 

今日的東海大學已名聞中外,但在籌備階段的校名構想包括玉山、 海東、協和、聖保羅等名稱。以東海為名,中間有段典故。



當建校的消息公佈後,臺灣各界期望極為殷切,臺灣北、中、南各縣市紛紛志願提供建校用地。杭立武先生(建校籌備處主任)為此曾會同聯合董事會代表葛蘭翰及若干籌備委員,數次前往各地接洽並作實地勘察。幾經奔波與考慮,始決定接受臺中市政府之邀請,於民國四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由杭氏宣布在臺中市西屯區大度山建校。校地決定後,即開始考慮校名之擬訂。

 

是年八月十一日,籌備處曾以玉山、協和、聖保羅等名稱,致函教育文化界人士徵求意見。杭氏並邀請在臺中故宮博物院清點文物的羅家倫、凌純聲二氏察勘校址。杭氏見該地適在臺灣海峽的東側,傾向用「海東」兩字,經凌純聲先生建議「東海」一名更佳,乃告決定。

 

 

校訓

 

本校至四十六年,象徵東海精神的校訓、校徽、校旗、校歌均尚未決定。以茲事體大,乃於四十六年底成立甄選委員會。

 

經多次集會研究,在四十七年十月大功告成。校訓為「求真、篤信、力行」,係據吳校長與顧敦鍒院長所研擬加以修訂而成。此六字校訓亦即本校的教育理想:真理為體,信行為用。真本天道,行維人倫。信出於己,行及於群。群不滅己,己不篡群。三者既通,學貫天人。其英譯為:“Truth,Faith,Deeds—Truth attained through Faith expressed by Deed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