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社會現象探討/網路轉貼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北路諸羅番八·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人本基金會

1987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引用自:雅虎知識

2002年台灣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聯合晚報╱陳聯邦】

●民國85年,四海幫幫主「大寶」陳永和遭槍殺,186名治喪委員,除政商界人物外,幾乎就是當時台灣檯面上的黑幫大哥名冊。出殯當天,除了眾多民代、政要前往致祭,四海幫召集參加的幫眾據估計超過三、四千人,即使與四海幫恩怨不斷的竹聯幫也動員上千人前往弔祭,當時堪稱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黑道喪禮。

●民國94年,黑道替有「黑道最後仲裁者」之稱的「蚊哥」許海清舉行世紀喪禮,公祭當天靈堂前號角齊鳴,儀隊開道,猶如台灣版的古惑仔電影,參加喪禮者至少超過一萬人,隊伍綿延超過十公里,形成一條黑色人龍。黑道各界事前還召開記者會,將出殯當日定為「道上平安日」,相互約束手下一律禁止打殺鬧事。這項黑道破天荒的大規模串聯行動,引起警方重視強力約制。

●民國95年,北市萬華角頭「咖蚋慶」出殯當天,各地角頭及道上以60輛高級賓士車組成龐大的送葬車隊,浩浩蕩蕩繞行萬華地區一圈。

●民國96年,竹聯幫「精神領袖」陳啟禮遺體昨返台灣,靈堂設在北市大直,預定11月初出殯。由於陳啟禮在黑、白兩道交遊廣闊,本身經歷特殊、幫派輩份高,知名度更不在話下,預料將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世紀喪禮。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jkforum.netredirect.phpfid=383&tid=280596&goto=nextnewset黨與黑道勾結 - 兩岸政治論壇 (泰山a)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環球雜誌 

台灣黑社會泛濫成災,除了一般性的擾民事件外,惡性的犯罪事件也不斷地出現,幫派之間為了爭權奪利或因世仇彼此火并,更是台灣黑道勢力的主要特征,而“黑”“白”兩道的權力勾結和利益共生,更使老百姓對這些特定團體懷著恐懼的心理。

◎台灣黑幫秘聞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引用自:華夏經緯網專稿 2002129 

近年來,台灣黑道勢力犯罪問題十分突出。黑道勢力使用暴力討債、綁架勒索、走私軍火和販毒、欺行霸市等手段牟取暴利,並通過賄選向政界滲透。由於利益衝突或幫派糾紛,黑幫之間不斷進行火並。黑道勢力倡狂,嚴重影響到台灣社會的治安。據台灣警方統計,2000年全年掃黑行動8次,抓捕的案犯共809人次。 2001年台灣警方又進行了8次全臺性掃黑大行動,抓捕的案犯共918人次。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台灣光華雜誌

2007年12月第006頁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7.www.gov.tw/todaytw/2005/TWtaiwan/ch11/2-11-7-0.html

陳、呂總統大選拜票途中遭槍擊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9.12.23

陳水扁打黑金 國民黨被封為大哥

 吳典蓉/台北報導 

民進黨總統提名人陳水扁昨日發表「反黑金宣言」。他批評,不論是連團隊或是宋陣營,都是黑金團隊,只有政黨輪替,才能建構廉潔效率的新政府。陳水扁說,二千年總統選舉,正是清廉政治與黑金政治對抗,錯過這一次,黑金政權將更加鞏固。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評社香港9月22日電/9月的台灣不平靜,15日晚間的圍城遊行,是施明德等人發起反貪倒扁靜坐的高潮。台灣內部因為數十萬的紅衫軍走上台北街頭,使得執政的民進黨不得不為之緊繃,接著便以“需要出口”為由,發起府院黨動員令,支持挺扁行動,“倒扁/挺扁”、“紅衫軍/綠林兵”雙方對峙氣氛愈發緊張。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09-03-16
  • 中國時報
  • 【中時電子報/陳南宗整理】

    2004年3月19日,總統大選投票日的前一天,爭取連任的民主進步黨籍總統陳水扁、副總統呂秀蓮在陳水扁的家鄉台南掃街拜票,下午1時45分突然發生槍擊事件。由於當時道路兩旁群眾燃放鞭炮迎接總統來訪,巨大噪音掩蓋槍聲,也無人看見嫌犯,使得嫌犯趁隙逃離現場。陳水扁與呂秀蓮隨後被送往離事發地點5.8公里外的奇美醫院治療。事後警方調查發現,兇手共開2槍,其中一顆子彈穿過吉普車擋風玻璃然後擊中呂秀蓮的膝蓋,另一顆則擦過陳水扁的腹部。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新浪政論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介民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iao-feng Lee (李筱峰)

要了解美麗島事件﹐我們必須先了解自1970年代初期起逐漸形成的所謂「黨外」民主運動。要了解「黨外」民主運動﹐又能不說明一下台灣的民主運動與選舉的關係。我們知道﹐在一般上軌道的民主國家中﹐選舉有發揮政策凝聚的功能﹐但是﹐由於國民黨入台以來所實施的「地方自治」只是一個「半自治」的型態(地方缺少財政﹑人事﹑警衛﹑教育等權)﹔而中央民意代表在1969年以前﹐格於所謂「動員戡亂」體制﹐完全不讓台灣人民改選﹐直到1969年之後﹐經修改「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也只改選國會中的一小部份名額而已。因此﹐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下﹐台灣儘管有選舉﹐但並沒有充分發揮政策凝聚的功能﹐議會政治的意義並不彰顯。不過﹐選舉卻有相當程度的民眾教育的作用。尤其在長期的戒嚴與白色恐怖政治下﹐人民平常沒有集會結社的自由空間﹐但選舉一到﹐選舉活動提供在野異議人士一個「體制內」的發言機會﹐提昇了民眾的政治意識﹐無形中﹐為在野反對人士提供一個民主運動的運動場。所以﹐台灣的民主運動﹐幾乎伴隨著選舉活動同步進行。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誠懇面對歷史,攜手走出悲情(李慕慧 整理)

*前言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若林正丈著 臺灣- 分裂國家與民主化 pp 198-201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kids.yam.com/edu9/social/social_general/essay/20050314153725_1.php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http://www.tces.chc.edu.tw/center1/taiwan/s/s3/s32.html

一、宗教類別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自:雅虎知識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