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1日訊】台中報導, 台中市縣文化局11日上午公布清水一處廢棄營區,挖掘到史前人物用石頭切割作成房屋地基,十分罕見,以及石刀、石鋤与3足器等黑陶,顯示3千年前原住民的農業与居家文化。學者呼吁,將牛罵頭遺址、清水鎮區開辟為「牛罵頭文化園區」,見証中部地區從新石器時代以來人類活動的歷程。

明日報報導, 這處位于清水鎮市區東側,清水公園內一處國民政府廢棄的營區中,過去是日本神社,由台灣師大歷史系教授溫振華、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研究員劉益昌主持的開挖行動,2月初開始,選定10個坑洞,大有斬獲,找到不少時代的化石、文物,包括各式玉器、石器、陶器制作的三足鼎,尤其是三足器型態少見。

同時在政大任教的劉益昌說,牛罵頭遺址,挖到石刀、石鋤,顯示3,000年前原住民農業文化,他推測可能种植稻米、小米;其中一個只開挖約2公尺見方的坑洞,發現史前原住民用切割的石塊,作建筑的地基。他強調,這在全台各地遺址中十分罕見。

台灣師大歷史系教授溫振華在研究中,首度确定1,624年到台灣的荷蘭人,在1,646年將統治權及于牛罵頭社,有各式租稅紀錄。溫振華發現,荷蘭文的「熱蘭遮城日志」,有對牛罵頭完整的紀載。

溫振華表示,目前考古行動,包括距今3,500至4,0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罵頭文化,新時器晚期在大肚鄉營埔文化,以及距今1,800至400年的金屬器時代的大甲番仔文化,不約而同都在台中縣。

此次研究計划大斬獲,學者試圖從史前遺址、歷史的考据,還有漢人興建的紫云岩寺、日本人的神社,証明牛罵頭文化從史前時代,延續至平埔族与近代歷史,可以從4千年前長遠推移至今,牛罵頭文化可以見証中部地區從新石器代就有人類活動歷程。劉益昌說,台灣怎么會沒有歷史,台灣歷史更是不只400年。

文化局長洪慶峰与副縣長劉世芳說,這處公有土地十分具有教育、文化保留价值,牛罵頭文化的遺址,計划開辟為牛罵頭文化園區,將現場原貌保存,展示出土標本,讓民眾尋根,感受真正「台灣人」的真實。洪局長也呼吁,民眾不要進入遺址區,依据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破坏者最高可處罰鍰5万元。

根据考古學家的研究,牛罵頭是台中縣清水的古稱,這個名稱自來于拍瀑拉族稱牛罵社,在荷蘭人統治時間,仍是一個完整的原住民部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