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拉族傳說:掌管天地萬物的,主要有兩個神,一個是中晝神,一個是暗瞑神。中晝神,照亮天地,帶給人們光明與溫暖,孕育萬物開花結果,是太陽化身的正神。而暗瞑神,則是摧殘萬物,帶給人們黑暗恐懼與冰冷,所以是黑夜化身的魔神。因此巴布拉族的祖先,總是在中晝神掌管的白天,出外狩獵與謀生;而在暗瞑神,掌管的黑夜,巴布拉族的祖先們,則是躲在山洞裡,以避開暗瞑神的殘酷。傳說,中晝神與暗瞑神,自開天闢地以來,彼此便不斷的爭戰;但兩個神的力量,大概一樣大。所以,彼此雖有勝有敗,但白天與黑夜的時間,卻也約是一半一半。中晝神與暗瞑神,自古以來,掌控著巴布拉族人的命運。但令巴布拉族人,人不解的是,距今約一萬年前,巴布拉族人所崇拜的中晝神,卻幾乎讓大洪水;將巴布拉族,滅絕於"蓬萊之土"。"蓬萊之土",長年冰雪覆蓋大地,是巴布拉族的祖先,原本居住的土地,位於" 酷寒黑暗大陸"之東、與世界邊緣之西。大洪水氾濫那一年,正是因為中晝神,讓越來越溫暖的大地,冰雪盡皆溶化;而長年冰封的冰雪溶化成水,竟變成滔滔的洪水,日漸將"蓬萊之土"淹沒。
當年的傳說,四面八方高漲的洪水,圍攏著"蓬萊之土",讓巴布拉族人的祖先,無處逃生。所幸,當洪水夾帶土石恍若濤天巨浪,即將淹沒"蓬萊之土"時,而巴布拉族人祖先,所恐懼的暗暝神;此時卻化成了一隻來自深海的"大度鼇龜",將巴布拉族人,自滾滾洪水中解救。自此,巴布拉族人的祖先,知道,以太陽化身的中晝神,雖然帶給大地溫暖,但卻一點也不慈悲;而帶給大地黑暗冰冷的暗瞑神,雖然讓人恐懼,可祂卻也能解救蒼生於苦難。所以,巴布拉族的女巫說,當天地降下巨災,當巴布拉族人面臨,舉族滅亡之際;此時巴布拉族人,所乞求的神,往往是暗瞑神,而非中晝神。因為,黑夜冷酷的暗瞑神,往往卻可以帶給巴布拉族人,克服恐懼的勇敢力量;並以堅決之心,面對命運的挑戰。暗瞑神化身的"大度鼇龜",宛如一座山飄浮在濤天巨浪的滄海,後來祂將巴布拉族人的祖先,接引到世界邊緣的海島上。世界邊緣的海島,終年火山爆發,滾燙的岩漿橫流,大地震動土崩石落,但"大度鼇龜"以其神力,鎮住了海島的天崩地裂;不過"大度鼇龜",自此也氣力放盡,而在海島上長眠,像一座靜止的山一樣。
時間過往就像塵土砂石日漸堆積成山,年代遙遠以前發生的事變成了神話傳說,而巴布拉族的女巫,很早以前更曾預言說:" 大度鼇龜"將巴布拉族,帶到世界邊緣的海島後,此後巴布拉族將可在這海島上,無憂無慮的生活,繁衍一萬年;但一萬年後,來自" 酷寒黑暗大陸"的烏雲,將會籠罩到世界邊緣的海島,而屆時,巴布拉族的子孫,將又再次面對種族滅絕的危機。...神話的傳說,若沒有文字記載總是很容易被人遺忘,而一萬年來,無憂無慮生活在世界邊緣海島的巴布拉子孫們,更早已忘了祖先的神話及女巫的寓言。"酷寒黑暗大陸"的烏雲,於一萬年後,果真從海上及四面八方,漸向世界邊緣的海島籠罩。一個個殘酷野蠻的種族,帶著嗜血的殺人武器,乘著海上像雲朵般的風帆而來,黑壓壓更如螻蟻出巢般,自海上如潮水般向海島氾濫侵入。巴布拉族人的命運,果真如女巫的寓言,再次面對種族滅絕的危機,且其兇險的環境,更勝於一萬年前的大洪水氾濫。巴布拉族的女巫曾預言,除非巴布拉族的子孫,能喚醒在海島上,沉睡萬年的"大度鼇龜";否則巴布拉族人,自這世界滅絕的命運,勢將不可避免。至於,"大度鼇龜"究竟沉睡在海島的何處??~而巴布拉族的子孫們,又如何能將沉睡萬年的"大度鼇龜"喚醒。關於這早已被遺忘的祖先神話,巴布拉族人的命運及由來,故事或許又得從遙遠以前傳說裡,慢慢去尋找。且說距今一萬年前.....」。


距今一萬年前,"酷寒黑暗大陸"之東、世界邊緣之西的"蓬萊之土"。天地風雪紛飛,獸群驚惶奔逃,但見巴布拉族的祖先們,身披獸皮,手持火把及石簇長矛;正在集體狩獵,遷徙經過的長毛象。長毛象巨獸,腿粗如樹幹,頭大巨岩,鼻長若巨蟒,並且有兩支如矛的長牙;而縱然,再高大強壯的巴布拉族男人,站在長毛象面前,也都不及巨獸的半條腿高。因此,縱然長毛象巨獸,並不會吃人,但狩獵長毛象,卻依然是一件,隨時都會危及生命的事。況且長毛象巨獸,總是成群的遷徙,象群少則一、二個人的指頭可以數完;而多,則整個巴布拉族部落的人,所有的手指合起來也數不完。因此,巴布拉族人,狩獵長毛象巨獸之時,萬一一個不慎,被成群驚狂奔逃的巨獸衝撞、或巨腳踩踏;其結果,往往是一隻長毛象都獵不到,反而卻讓巴布拉族人,死傷慘重。『吼~~吼~~吼~~』成群的巴布拉族人,與巨象群隔著段距離,嘴裡不斷的發出吼叫聲;而其手裡,更不斷的向一隻巨象,丟擲出火把、及長矛,企圖驚嚇巨象。因為巴布拉族人,根據以往的狩獵經驗,知道,成群的長毛象群中,只要其中有一隻、兩隻巨象受傷、或受到驚嚇,開始拔腿狂奔;而其他的巨象,乃至整群的巨象,便也會隨之驚嚇,一哄拔腿驚狂奔逃。果不其然,落在巨象群之後的一隻長毛象,因被長矛刺傷,且又被火把驚嚇;瞬間轉身,開始狂奔。『昂~~』但見一隻巨象,開始驚嚇的吼叫狂奔,而其奔過處,其他的巨象,便也開始驚惶,隨之狂奔;轉眼塵土與雪花飛濺,成群的巨象像受到巨大的驚嚇,而集體的驚狂奔逃。『吼~~吼~~吼~~』巴布拉族人,尾隨在巨象群之後,手持長矛,大聲吼叫,追逐著象群;不過,始終卻與巨象群保持一段距離,似並不想追上象群。畢竟,巴布拉族人知道,就算他們追得上巨象群,而憑他們,以整個部落的男人之力;幸運的話,頂多也只能以長矛刺死一隻巨象。再別說,要是不幸的話,非但可能,連一隻長毛象都狩獵不到;而且還可能得賠上,多條男人的性命。因此,巴布拉族人,以吼叫聲驚嚇,追逐巨象群的目地,其實他們是想將成群驚狂的象群,驅趕到前方,一個山谷的崖邊。

『轟隆~轟隆~轟隆~』風雪紛飛的山谷崖邊,巨象群奔騰的腳步,讓大地震動猶如雷鳴。而當驚狂奔逃的巨象群,奔至崖邊,有的巨象驚惶之餘,來不及轉向,或一個失足便自崖邊跌落山谷;或有的巨象縱已轉向,可從後方奔騰而至的象群,無法停下腳步,卻也將前方的巨象,撞下山谷。『昂~~昂~~昂』整個山谷崖邊,轉眼許多巨象翻身跌落,風雪聲中更滿是巨象群,驚恐與死亡的哀嚎聲;而山谷的崖下,巴布拉族人,更早已以削尖的木樁,設下陷井。因此,縱然山谷不深,可當巨象自崖邊滾落,龐大沉重的身體,卻立刻便會被削尖的木樁刺穿。『吼~~吼吼~~』這是一次成功的狩獵,巴布拉族人,奔到了安谷崖邊,嘴裡不斷的發出興奮的歡呼聲。因為,當他們望著山谷下,此時只見,約有一個人的指頭數不完的巨象,盡皆落入崖下的陷井;且身體被削尖的木樁刺穿,只能垂死掙扎哀嚎,再無法起身逃跑。於是,巴布拉族人,手腳靈活如猿猴般的,立刻便也紛紛攀下山谷,準備收獲這次狩獵的大豐收。『昂~~昂~~昂~』被木樁刺穿身體的巨象,揮動著如巨蟒的長鼻,仍不斷的哀嚎;而此時,但見有一個身體強健,稍年長的巴布拉族人,走到一頭仍在掙扎哀嚎的巨象旁。年長的巴布拉族人,一腳踩在巨象的胸口,接著,但見他,自其腰間拔出一柄色澤烏黑,像是短刀的尖銳之物;而後,但見他高舉手中的短刀,仰天大喊,說『"暗瞑神"啊~~~感謝你在這次狩獵,賜給我們巴布拉族人力量。賜給我們這次狩獵的豐盛~~』。『感謝"暗瞑神"~~我們巴布拉族人,將長毛象的心臟及鮮血,奉獻給你。希望你能賜我們巴布拉族人,食物豐隆,子孫繁盛不絕~』年長的巴布拉族人,高喊著,瞬見但見他把手中的短刀,一刀便刺入眼前巨象的心臟。巨象鮮血噴湧而出,灑滿那巴布拉族人的臉龐,那巴布拉族人的短刀,整把刀都沒入巨象的身體;但見他咬緊牙關,使勁的把手中的短刀往下拉,瞬間竟把巨象的胸口剖開。年長的巴布拉族人,雙手伸入巨象鮮血噴湧的胸口,一掏一拉,片刻,竟把巨象宛如人頭大的心臟,血淋淋的給掏出來;而此時,原本哀嚎掙扎,卻動彈不得的巨象,這才真的斷氣,巨蟒般的長鼻軟軟垂地。

年長的巴布拉族人,應就是這"蓬萊之土"巴布拉部落的族長,但見族長,把巨象的心臟掏出後,置於一塊岩石上;接著,他便以手中的那柄烏黑的短刀,開始剖割心臟,並把巨象的心臟,血淋淋的切成一片一片。『來吧~~吃下長毛象的心臟,我們便能擁有長毛象的力量。因為靈魂就寄住在心臟,所以趁著鮮血未乾,我們吃下牠的心臟,便能擁有牠的靈魂與力量。但是你們要記得,在我們吃長毛象的心臟前,得先用牠的心臟、及熱騰騰的鮮血,祭"暗瞑神"。因為我們之所以能狩獵成功,這都是"暗瞑神"賜給我們的力量~~』巴布拉族的族長,說著,便把切一片一片的血淋淋心臟,逐一遞給參與這次狩獵的所有人;藉以獎勵與共同分享,這次狩獵的成果。至於,這距今一萬年前的舊石器石代,照理說人類應尚不會使用鐵器,可剛剛刺穿切割巨象的心臟之時;因何,巴布拉族人的族長,他的手中,竟會有一把像是鐵製的利刃,而這柄利刃,倒真是個謎。不過現在,暫且就先把這個謎拋一邊。冰雪皑皑的山谷下,只見巴布拉族的男人,滿嘴鮮血淋漓的,嚼著長毛象的心臟;而個個臉上滿足的表情,更無不滿是歡欣鼓舞。因為這次成功的狩獵,望著一個人手指數不完的長毛象,待會眾人以石刀,將長毛象剝皮,割肉分配後;可預見未來的一年,巴布拉族人的部落,食物都將不虞匱乏。再別說,正在山洞裡哺乳,餵養幼而的巴布拉族婦女,未來的一年,必也將有更豐富的乳汁,可餵養更多的孩子。『哈哈哈哈~~你們這些年輕的男人,多吃些肉啊。這樣才有力氣,跟你們的女人,多生一些孩子。像我~已經這麼老了,可是我也還要再生孩子。哈哈哈~~所以,你們這些年輕的,不要輸給我啊。不然就把你們的女人,讓給我來播種,幫你們生孩子~~』巴布拉族的族長,滿臉笑呵呵的說著,眾人聽了,滿嘴嚼著血淋淋的生肉,卻也隨之大笑。....眾人的笑聲未絕,只不過,關於該次,充滿豐盛獵物的狩獵,其實那卻已經,是三年前的往事。....

"蓬萊之土"的山洞外,篝火將滅,而山洞內哺育幼子的婦女,乾扁的乳房,這年更再擠不出乳汁,來餵養小孩。況且氣候的巨烈變化,讓巴布拉族婦女,剛生下的幼子,幾乎都養沒多久,便即病死。部落裡,缺少新生命誕生,以沿續巴布拉族的命脈,頓時這更讓"蓬萊之土",顯得死氣沉沉,人人似對未來都失去了希望。往年,縱然"蓬萊之土",終年冰雪紛飛,但成群的長毛象及犀牛,每年卻都會自酷寒高原大陸,遷徙經過;因此食物來源,可說不虞匱乏,而"蓬萊之土",當也可算是巴布拉族人的樂土。只不過,這兩年來,"蓬萊之土"的氣候,似越來越溫暖。"蓬萊之鄉"白雪皚皚天地,刺骨的寒風已不再吹,晴朗的天空讓滿山遍野的霜雪,更漸漸溶化成水。往年,多得整個部落的人,所有的指頭也數不完的成群長毛象,當這個時候,總會從太陽昇起的那一邊,往太陽落下的那一邊遷徙;可冰雪開始溶化後,去年遷徙經過的長毛象,卻只剩一、二個人的指頭便數得完。更別說,去年只獵到一頭長毛象,而此後至今,"蓬萊之土"上,竟就再沒見過長毛象的蹤跡出現。食物的短缺,讓巴布拉族人的生存,越來越不容易,尤其持續溶化的冰雪,變成洪水氾濫後,似讓"蓬萊之土"的土地也越來越小。『太陽升起的那一邊,走一天的路,土地全被滾滾的黑水淹沒了~~』『太陽落下的那一邊,走半天的路,天地間只剩下滔滔的洪水~~』。出去狩獵的巴布拉族男人,手上沒帶回獵物,但帶回的消息,卻讓整個巴布拉族人,日益感到驚恐。因為,冰天雪地的霜雪溶化後,滔滔的洪水,竟似將"蓬萊之土"日漸包圍。『害囉~~害囉。我站在山上,就能看見雲朵飄來的方向,土地都被洪水淹沒了。雲朵飄去的方向,洪水就像山一樣高,一直衝向我們的土地~~』洪水氾濫的速度,讓巴布拉族人,感到措手不及,日漸高漲的洪水,四面竟一望無際,讓巴布拉族人,縱想遷徙也無法遷徙。溫暖的氣候,讓冬天似乎也已經不會再來,只有四周滔天的洪水,日日不斷向"蓬萊之土"進逼。巴布拉族的女巫,以獸骨卜卦,斷定這是天降災難,要將巴布拉族人滅絕。於是,巴布拉族的族長,把巴布拉族沒生過小孩的女人,每天丟一個到洪水之中獻祭;希望平息水神的憤怒。巴布拉族沒生過小孩的女人,盡都已成了獻祭的犧牲品,縱是如此;然而"蓬萊之土",四周滔天的洪水,卻仍不斷將土地吞噬。

『洪水來了,洪水來了。洪水淹到我們的部落外了,男人帶著女人,女人帶著小孩,大家快點逃到山上去吧。大家快逃,再慢就逃不走了~~』"蓬萊之土"四周高漲的洪水,終於淹到了巴布拉族的部落;於是巴布拉族人,扶老攜幼,只能倉皇逃到"蓬萊之土"最後一座的山上。巴布拉族人,縱使逃到了最後的一塊高地,可四周滔滔的洪水卻仍不斷上漲。而眼見這高地,被洪水淹沒也是遲早的事,於是,只見巴布拉族的族長,朝向太陽跪地,仰天乞求,滿臉悲憤的說『"中晝神"啊~~自古以來,保護我們巴布拉族茂盛繁衍的"中晝神"啊。難道你不再對我們慈悲了嗎??~難道你要看著我們巴布拉族,被洪水滅絕嗎??~~啊~~"中晝神"啊~~假如你已不再保護我們巴布拉族人;那我也只有乞求"暗瞑神"了~』。"中晝神"是太陽的化身,也可說是巴布拉族人,一向崇拜的正神;然而,這次,欲將巴布拉族滅絕的大洪水氾濫,卻竟像是"中晝神"所降下的災難。事實上,巴布拉族人,認為天地萬物皆有靈魂,因此除了崇拜"中晝神"外;另外他們崇拜風神、火神、山神、水神、樹神...等等的神祇。然而,巴布拉族,卻也認為,掌管天地萬物的神祇中,足以有力量與"中晝神"對抗的;那大概也只有,掌管黑夜的"暗瞑神"。只不過,"暗瞑神"卻是個會讓巴布拉族人,充滿恐懼的魔神。畢竟,巴布拉族人知道,凡向"暗瞑神"膜拜祈願的,最後總得付出鮮血與死亡的代價;因此,除了狩獵殺戮之外,巴布拉族人,一向對"暗瞑神"充滿了戒慎與恐懼,並不會向"暗瞑神"膜拜或祈願。"蓬來之土"最後的一塊高地,隨著血紅的夕陽西落,眼見氾濫的洪水已淹到了腳下;而"中晝神"既不仁慈,於是巴布拉族的族長,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也只有向暗瞑神祈願。『"暗瞑神"啊~~我以我心臟的鮮血,向你獻祭。但願你的利刃,享用了我跳動的心臟後,當我的心臟不再跳動,你可以保護我們巴布拉族人,不會在這場大洪水中滅絕~~』朝向夕陽西落的方向,跪地吶喊著,只見巴布拉族的族長,從自己的腰際,拔出了那柄烏黑的利刃;瞬間刺入自己的心臟,隨後,翻身落入崖下滔滔的洪水之中。巴布拉族人,痛哭哀嚎,呼天搶地,而隨著夕陽西落,氾濫的大洪水,更已淹到了眾人的膝上。

"蓬萊之土",原本富饒美麗的樂土,日落後,當月亮初昇在黑夜,而樂土竟成了一片滄海;唯有,巴布拉族人,仍團團圍在一起哭嚎,佇立在氾濫的洪水中,絕望的等待死亡的來臨。正當,渺茫天地間,一望無際的滔滔洪水,逐漸將巴布拉族人,沖散沖走;而奇蹟出現了。月光湧動著白浪,四周一望無際的滔滔黑水中,滄海上竟似出現了一座島;而且這島嶼,竟似還會隨著大水浮動般,逐漸移動向巴布拉族人,所站的最後一塊高地。巴布拉族人,惡水之中絕處逢生,眼見滄海之上有海島飄來,自是扶老攜幼,拼命的爬上島嶼。不過,當巴布拉族人,爬上島嶼之後,這才發現,原來這會浮動的島,其實並不是一座島;而是一隻巨大的烏龜,而他們以為是島上山峰的,竟是烏龜的龜殼。

*世界邊緣的"蓬萊島"
「大度鼇龜」正是後來,巴布拉族人,稱呼那隻於滔滔洪水中,拯救他們免於滅絕的大烏龜的名字。至於「大度鼇龜」有多大,據巴布拉族人的傳說描述─當他們於滄海中,爬上那座會飄浮的島後,從黑夜走到日出,又走到日落,卻還無法繞行那島嶼一圈。其實,巴布拉族人,當初也並不知道,他們於惡水中求生,倉促中爬上的,是一隻鼇龜的龜殼。巴布拉族人,當時只知道,當他們爬上島嶼後,腳下的島嶼,似便開始向日出的方向緩緩移動。日出的方向,巴布拉族,自古便傳說,那是世界的邊緣,因此從來也人敢去;不過,滔滔洪水如滄海,而腳下的島嶼,既向世界的邊緣飄移,巴布拉族人,似也只有聽天由命。日出日落了兩次,滄海上緩緩飄移的島嶼,終於來到傳說中的世界邊緣。世界邊緣的高聳群山綿延,漫天黑雲籠罩之下隆隆雷聲不斷,而直達天際的高山頂端,更似不斷的噴出紅色火燄。紅色的火燄自高山頂端,有如滾燙的紅色河流般,不斷往下流淌;而有如天崩地裂般震動的大地,更竟似不斷的彼此擠壓,而讓土石渾欲撕裂般的崩落。世界邊緣的高聳群山,似隨著大地的擠壓震動,仍不斷在長高,而巴布拉族人,面對這駭人的地域,內心自充滿恐懼;當然更不敢自滄海上,踏上這渾然,看似不適人居住的土地。巴布拉族人,雖然不想走上世界邊緣的土地,可詭異的事,此時卻發生了。巴布拉族人發現,他們腳下踩的島嶼,與世界邊緣的土地接觸後,而原本隨著滄海飄移的島嶼;此時,竟緩緩爬上了世界邊緣的陸地。滄海上的島嶼爬上陸地,巴布拉族人,此時猛然才發覺,原來他們腳下踩的島嶼,並非島嶼;而是一隻,有如一座山的巨大烏龜。即巴布拉族人,後來傳說中,所稱的「大度鰲龜」。

巨龜,爬上世界邊緣的陸地後,翹首仰天嚎叫,霎時日正當中的太陽,轉眼竟被黑暗漸漸吞噬;原本的白天,頓時竟也成了黑夜,而雷電閃爍下,更兼大雨滂沱。世界邊緣,在日出的方向,所以巴布拉族人,一向認為,這是"中晝神"所居住的土地;而滔滔滄海上,馱著巴布拉族人,來到世界邊緣的巨龜,似卻是"暗瞑神"的化身。「巴布拉族的族長,以其自己生命的做犧牲,向"暗瞑神"獻祭。換取了"暗瞑神"滄海渡眾生,讓巴布拉族人,免於滅絕的命運~」至少巴布拉族人,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於是,當巨龜爬上世界邊緣的陸地後,"中晝神"與"暗瞑神"的一場大戰,似也於焉展開。世界邊緣霎時黑天暗地,滂沱大雨中更兼飛沙走石,傾盆大雨連下了七七四十九天。雨水自山間溪澗匯流成了滔滔洪水,崩落的土石落入洪水中形成了土石泥流,恍若整座山滑動的土石泥流,所經之處巨岩崩落,草木盡皆被掩埋;而世界邊緣,原本高聳群山噴出的火燄,及流淌的滾燙紅色河流,亦同樣被土石泥流覆蓋掩埋。巴布拉族人,驚恐的,待在巨龜的背上,卻見土石泥流自高聳群山,緩緩流淌向海洋,竟把橫臥兩條溪流間的巨龜,亦漸漸掩埋。群山籠罩的黑色雲霧已漸散去,震動渾欲崩裂的大地,被土石泥流覆蓋之後也漸平靜,"中晝神"與"暗瞑神"大戰了七七四十九天後,滂沱大雨終歇;而當巨龜力氣放盡,掩埋於土石泥流中,此時世界邊緣的土地,竟似也成了一片寧靜的沃土。此後,巴布拉族人,便在世界邊緣的土地定居下來;不過,巴布拉族人,因心懷對洪水的恐懼,所以始終定居在巨龜的龜背上。儘管,巨龜,此時已被土石泥流所掩埋,而像是一座平坦的山;然而,巴布拉族人,為了感謝巨龜,當初自滄海上馱他們來到世界邊緣的陸地。因此,便將巨龜形成的山,稱之為「大度山」。「大度(Dadu)」一詞,於巴布拉族語,原本就是代表「神」的意思。所以「大度山」於巴布拉族語,亦可被解釋為「神居住的山」或「神聖之山」。至於,為了紀念祖先,被滔滔洪水淹沒的"蓬萊之土"故鄉;因此,巴布拉族人,亦將世界邊緣,改稱為了「蓬萊島」。

「蓬萊島」上,巴布拉族人,始終都居住在島上中部的「大度山」。因為巴布拉族的女巫,曾預言說:「大度鰲龜,帶巴布拉族人,來到蓬萊島後,巴布拉族人將可在蓬萊島上,豐衣足食度過一萬年;但一萬年後,來自酷寒黑暗大陸的烏雲,將會籠罩蓬萊島。甚至,蓬萊島四周的滔滔洪水,亦將再度氾濫,讓巴布拉族人,再次面對滅絕的命運~」。正是女巫的預言,讓巴布拉族人,始終生活在"大度鰲龜"的龜背上。因為巴布拉族人,始終相信,"大度鰲龜"只是在沉睡,並未死去;而一萬年後,當大洪水再度氾濫,"大度鰲龜"必也會再度甦醒,並再度駝著巴布拉族人,遠度滄溟到另一塊新的土地。塵土堆積了五千年的歲月,蓬萊島的南方滄海,後來又有人乘著如樹葉般的小船,來到島上生活;而後,來到島上的人,亦有人搭著樹葉般的小船,再度遠度滄海,不知到何處去。五千年來,原本世界邊緣的蓬萊島,此時舉島已成了蓊鬱青翠的山林,山上有數不盡的山豬、草原有望不盡的水鹿、及山羌、野兔等;因此巴布拉族人,生活在蓬萊島上,可說豐依足食,更有獵不完的獵物。再者"蓬萊島","大度山"下,沃土千里,而巴布拉族人,此時亦學會了農耕與種植稻米;於是,子孫繁茂的巴布拉族,日漸便也再大度山周圍的平原上,建立起其他的部落。譬如:大度溪邊的大度社(今之大肚鄉),大度山邊的水里社(今之龍井鄉),沙轆社(今之沙鹿鎮),及牛罵社(今之清水鎮)等。亦可說,巴布拉族人,不但身為,最早來到蓬萊島的族群,而此時亦是蓬萊島上,最強盛的部落。且由於,南方海上,來到"蓬萊島"的其他部落,如今也日益眾多,甚且遍佈整個"蓬萊島"。因此,巴布拉族人,為了"蓬萊島"上所有族群的和平相處,與協調不同部落的衝突;便以"大度山"為中心,建立了蓬萊島上的第一個國家,名為「大度山王國」。

蓬萊島上,當巴布拉族,在黃土遍地的大度山,建立「大度山王國」。而於此同時,隔著滄海對岸的"酷寒黑暗大陸",此時也早已不再酷寒,並且,在其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上;亦出現了一個被稱為黃帝的人,建立了一個開始學會農耕,自稱「中原」或「中國」的國家。塵土堆積又經過了五千年的歲月,蓬萊島上,巴布拉族人建立的「大度山王國」,始終維持著各部落間的和平相處,歷經五千年鮮少有戰亂。畢竟,蓬萊島上,物產豐隆,宛如仙鄉,而生活於島上的各部落與族群,衣食取之於大地,更都不虞匱乏。只不過,歷經五千年又五千年來,獵群鹿於草原,耕作於水草豐沛的沃土,安逸的生活,卻竟讓巴布拉族人,漸遺忘了祖先的遠古傳說;甚至,對於女巫預言,一萬年後大洪水將再度氾濫,而巴布拉族人,也將再度面臨滅絕的命運之事,早已復記憶。巴布拉族人,只是根據傳統習俗,每在狩獵豐收的季節後,便舉傾國力,在大度山下挖深坑或或隧道;並以豐盛的獵物及糧食,祭祀遠古傳說中的"大度鼇龜"。至於,自大度山上遠望滄海,巴布拉族人,倒是發現了一些異象。即滄海之上,巴布拉族人,總偶會看見,似有人在滄海上乘著白色的雲朵,隨著風吹的方向,緩緩經過蓬萊之島。因為此時,正值,世界另一邊的西歐國家,西方紀元的十五、十六世紀,亦即西歐人,所稱的大航海時代的初始;所以,自是有西歐國家,初掘起的海上強權,駕著巨大的帆船,繞過大半個世界,來到東方的海島附近。

海面的雲朵停泊到岸邊。事實上,滄海上乘著白色雲朵的人,也曾經到過蓬萊島;而且巴布拉族人,更發現他們長相各不相同。白皮膚紅頭髮,鼻子高挺像鷹勾的,身材通常很高大,而他們海上乘的白色雲朵,既多也大。另一種身材矮小,頭頂的頭髮,常刮禿一塊的,則生性凶惡;而據他們說,他們是從蓬萊島的北方來。巴布拉族人,一向天真且善良的歡迎,這些海上乘著白色雲朵的人,來到蓬萊島;因為,通常他們都會拿一些刀槍、珍奇之物,與巴布拉族人交換鹿皮或食糧。由於蓬萊島,數千年來,物產富饒,和平有如仙鄉,更不知何謂戰爭與侵略。因此,初與海上乘著白色雲朵的人接觸,巴布拉族人,自也不知道;其實這些乘著巨大帆船,自海上來到蓬萊島的人,正是千年前,女巫所預言的大洪水,甚至其野蠻殘酷,更甚於洪水猛獸。女巫所預言的大洪水,已自海上逐漸向蓬萊島氾濫,而除了白皮膚紅頭髮的人,及禿頭身材矮小的人外;另有一種海上乘著白色雲朵的人,外表長得與巴布拉族人頗相似,不過卻讓布拉族人,自內心更對其深感恐懼。約二百年前,巴布拉族人,第一次在大度山望見海上滿是白色雲朵;而當時,乘著著遍海白色雲朵的人,便是與巴布拉族長相類似的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蓬萊島,自古以來,便是我中國屬地。所以你們這些島上,未受禮教的番人,必須向我大明國納貢。我大明國乃禮儀之邦,四方蠻夷的上國。我皇上德威恩澤遍四海,天下萬國,皆須臣服於我天子腳下。..我鄭和,特奉皇命,下旨東番。東番人 ....』長相與巴布拉族人類似的人,一登岸後,其中一身材高大,講話聲調卻尖銳,猶似老娘子的男人,便在岸邊手拿塊黃布,滿嘴喋喋不休;而儘管巴布拉族人,躲得遠遠的,既聽不懂其所言,也不于理會。可身材高大,講話聲調尖的像老娘子的男人,身邊卻有拿著刀槍之人,竟開始追捕巴布拉族人;甚至將巴布拉族人,如獵鹿般的殺害。巴布拉族人,充滿驚恐,只知這些長相與他們類似的人,據說他們是來自滄海的對岸;有時自稱中國人,有時自稱漢人,有時自稱河洛人,而有時則又自稱是大明國人。乃至,巴布拉族人,當然更不知道,未來的三百年,這些自稱漢人或河洛人的人;即將有如洪水氾濫般,將蓬萊島淹沒。而屆時,巴布拉族人,在這場滔天的洪水中,似更將難逃滅絕的命運。

巴布拉族人,數千年來,和平安樂的生活在蓬萊島上,當然不知道,這些來自蒼海彼岸的漢人;其數千年來,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充滿野蠻與血腥的殺戮。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每個朝代的更替,大地總血流成河,枯骨堆積成山。數千年來野蠻與血腥的黑暗大陸,所謂逐鹿中原,所謂漢賊不兩立,所謂成王敗寇,江山改朝換代,總有群雄並起,無止盡的割據殺戮與爭奪。乃至野蠻的漢人,更充滿種族優越感,總以「天朝上國」自居,以「中原」「中國」自稱,並傲慢的認為;只要不是漢人,或不是被漢人佔領得土地,便是化外之民、沒有禮教的番邦與蠻夷。因此,當野蠻的漢人,初到蓬萊島,便也總傲慢鄙夷的,稱呼巴布拉族人為番,乃至,巴布拉族人一向認為的「神聖之山」「神居住的山」─「大度山」。而傲慢的漢人,後來更將其鄙夷的稱之為「大肚山」,藉以「大肚」之詞,訕笑嘲弄巴布拉族的神。「乞丐趕廟公」野蠻的漢人,常有此一說,意即─只要自己夠蠻橫,便能把別人的土地佔為己有,把土地原本的主人趕走。至於蓬萊島,未來的三百年,及巴布拉族人的命運.....只見巴布拉族人,神聖的「大度山」後來,果真被傲慢的漢人,改名成了「大肚山」。.....X    X     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