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九)答朱撫臺

     原文(明朝同安縣令曹履泰):崇禎元年(西元1628年)
紅夷船泊浯嶼,賊俱退至銅山矣。職細扣俞總鎮,渠云:夷之攻賊,確然可信。然聞賊與夷人往來如故。又事之不可信、不足恃者,楊祿今復出用事矣。黃贊卿系賊心腹,買小漁舟數只,借哨探為名,而時刻為傳遞之計。數日內綑漁民廿四人,以為賊也。竟解總鎮。戮民控縣。職即轉申海道。職審而豁之。廿四人幾死而得生焉。夫通消息於劇賊,僇良民以稱功,議剿而可使此人在行伍中哉!其如有力庇之考奈何!

  僱船一事,郡中一、二大老以為失人心。彼痛不切身,言之甚寬耳。使不僱而船能立辦乎?賊至而束手待斃乎?職奉憲令行之。各船戶歡欣趨事。何曾費其毫毛。蓋船戶至今日,亦知遍海皆賊,藏舟無用,而人人有義憤矣。人之為是言,必感觸於一二僱募之不妥者言之也。惟台臺斷而行之。若護船在兵,職已對總鎮言之再三矣。
·------------------------------------------------------------------------------------------------------------------------------------------------------------
------------------------------------------------------------------------------------------------------------------------------------------------------------

白話翻譯:

荷蘭紅夷船,停靠在浯嶼島(金門),所以,現在海盜都退到銅山城一帶了。卑職仔細推敲俞咨皋總兵,近來的行動,又聽有人說:荷蘭紅夷人攻打鄭芝龍這夥海盜。看來這件事確實可信。只不過又聽人說,這些海盜跟荷蘭人之間,似乎又往來如故。因此荷蘭人攻打海盜的事,似乎又不可信,不能把這事當真。楊祿,這個先前躲許心素家的海盜,現在又出現了。黃贊卿這個人,正是楊祿這個賊人的心腹,先前他買了幾艘小漁船,名義上說是為了查探海盜行蹤,然而無時不刻,卻是在為楊碌這些賊人傳遞訊息。幾天內,這黃贊卿,捆了二十四個漁民,說這些漁民是海盜。而且還將這些漁民,押送給俞總兵邀功。被迫害的百姓,到縣衙來控訴。卑職便將這事,向海道司申訴。後來這二十個漁民,便在卑職審問後,被釋放。二十四個漁民,幾乎被刑求至死,這才又獲得生路。黃贊卿這個人,通報消息給海盜,又以迫害良民當成自己的功勞。假如真要勦滅海盜,卻怎能讓黃贊卿這種人,在水師軍呢!!這就像是在水師軍中,有人給海盜強力的庇護一樣,最後又如何能勦滅海盜?

先前僱用民船的事,縣裡有一二個,有名望的鄉紳,說這件事會讓官府失了民心。這些有名望的鄉紳,沒有被海盜迫害的切身之痛,所以講起話來,都有點事不關己。假如不預先僱用民船,當海盜來了能馬上僱到船嗎?難道要看著海盜來,然後束手無策等死嗎?卑職,奉撫台的命令,去僱用民船。現在船戶,已都樂意,把船借給官府。根本不須要花費多少錢。因為船戶,到了現在,也都知道,遍海都是海盜,就算把船藏起來也沒用;而且個個船戶,也都對海盜義憤填膺。人們之所以說,雇船之事失人心,必定也是因為有幾家船戶,僱用不妥,所以才會引發民怨。只等撫台大人裁斷後,再執行雇用民船的這件事。至於保護所雇之船的責任,則是在水師,卑職也已經對俞總兵說過了很多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