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二十四)·與鄉宦黃元眉

原文(明朝同安縣令曹履泰):崇禎元年(西元1628年)
  去冬曾脩尺一申候,想已塵臺覽。嗣是時事日非。自貪懦無恥之將,養成廱疽,一朝而潰,有言之可痛可涕者。十二月初間,鄭寇復至中左。將逃兵散,船器俱為寇資。所城若累卵,而縣治亦皆震驚。所恃平日區區小信,團練鄉兵,一呼而集,奮勇格鬥者數萬人。殺賊無數。賊是以相戒:三十里之內莫犯。而內地俱得無恙。然沿海一帶,鞭長不及。受害竟無了日。且賊已舍此,而挂帆北上。其毒謀有不可言者。兩臺從郡中公議,不得不議撫。今已斂螫。而將來正未可知。同地西南一角,悉為犬羊狼虎之場。不肖遍體芒刺,真食不下咽,而寢不貼席者也。台臺其有以教之。不啻苦海之慈航矣。泰迂拙廢人,於地方無益。特以百般勞苦,頗見原於兩臺。而風波難測,所恃萬間鴻庇,有天上貴人耳。
------------------------------------------------------------------------------------------------------------------------------------------------------------
------------------------------------------------------------------------------------------------------------------------------------------------------------
白話翻譯:

去年冬天,曾寫了一封近尺長的陳述信給你,想兄台很久以前就已看過。當時的情況一天比一天還糟。這當然都是那些水師將領,既貪婪、懦弱又無恥,長久以來所養的毒瘤所致,以致整個海疆邊防一朝一夕便崩潰,每每說起來總讓人心痛的想流淚。十二月初的時候,鄭芝龍率海盜,又回到廈門。而水師則將領逃走,士兵像鳥獸散,以致所有的船艦和武器,都落入了海盜的手中。中左城危急的,就像是把蛋堆疊起來一樣,而同安縣整個縣城,也都感到震驚。所能依靠的,只是本官平常時累積起來的一點點信用,團練鄉兵,一聽到號召便從四方群集而來,幾萬人奮勇與盜賊格鬥。殺死盜賊無數。海盜們因此互相告戒:說是距離縣城三十里內,切不可進犯;而內地也因此,得以保全免受災禍。只不過沿海一帶,距縣城太遠鞭長莫及,所受海盜的災禍,竟不知何日才能終止。而且海盜,現在已經在此地住紮,還乘船揚帆向北方去。關於這些海盜的陰險圖謀,有些話現在我也不好說。兩位巡撫大人,聽從內地鄉紳的公議,不得不招撫海盜。於今海盜也已稍微收斂他們,有如毒蠍的尾巴。但是將來又會如何?現在也還不可知。同安縣的西南一帶,現在都幾成了海盜有如犬羊虎狼,竟相弱肉強食的地方。本官不賢能,全身更像是有芒刺一樣,真是吃也吃不下,而睡,也無法在床上躺的安穩。假如大人,能有什麼教導我。這對我來說,不正像是苦海上的慈悲引航了。履泰,我是一個迂腐笨拙的無用之人,對於地方也沒什麼幫助。而且雖然百般的勞苦辛勤,卻反而讓兩位撫台大人,對頗有怨言。這就像是海上的風浪難以預測,人所能依靠的,也只有來自四方的庇佑與支持,更希望能有天上的貴人出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