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文章之前;


建立「大中華的共同利益」的概念,才是兩岸中國人所該著眼與建立的共識,企盼兩岸中國人有更開闊胸襟,莫被政黨或政客的利益所蒙蔽。中國共產黨一心併吞台灣為其附庸,為的!不過是其一黨家天下的封建利益,實有害大中華的未來與共同利益。台灣民進黨藉著鼓動對中國的仇恨,在台灣推動「去中國化」政策,其背後真正的目地,無非是為皇民統治台灣的利益。實更有害大中華共同利益與台灣人民的利益。有鑑於此,正值重建的中國國民黨,在「大中華的共同利益」前提下,更當高樹起「捍衛中華道統」的旗幟,扛起「弘揚中華文化」的責任。如此方能與民進黨的皇民利益,及與中國共黨的家天下封建利益,彼此抗衡。

 

 

一、中華道統的民族大熔爐


「中國在歷史的演化下,為什麼會變成一個這麼大的國家?」…猶記「以身為日本人為榮」的李登輝,執政台灣的時代。當時有個日本人寫了一本書,叫「中國過大論」。書中所言,無非認為中國這個十幾億人的國家規模太過龐大,遲早一定會崩潰裂解。於是「為日本祖國而戰」的李登輝,就此與那個日本人唱和,勾肩搭背,兄弟論交,把酒言歡;回想二次大戰的袍澤情誼,更高唱起中國遲早會崩潰。怕就怕中國崩潰以前,兩岸走得太近,變成了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所以「戒急用忍」「苦撐以待變」就成了李登輝執政下,兩岸政策的主軸。無非就是按著那日本人所說,盼著中國趕快崩潰。屆時台灣就可以在皇民的統治之下,順利的獨立建國,好讓李登輝去參拜日本靖國神社時,可以痛哭流涕的「為國做見証」。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應該就是日本人的心態。否則既批評中國過大,何以日本人還要發動侵華戰爭,企盼佔領中國?難道不就是為了「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誠如當年的成吉思汗也是先入主中國,建立大元帝國後,其蒙古大軍方能藉著中國的力量東征西討,從亞洲直抵歐洲,建立人類史上最大的帝國。而歷史上,這些中國的邊疆民族,想要逐鹿中原,入主中國,藉以獲得中國力量的,也不只是蒙古人而已。漢朝滅亡,匈奴、鮮卑、狄、羌、羯,竟相問鼎中原。唐朝的突厥,以及不斷入侵宋朝的契丹、女真,何嘗不是如此!正因中國是個巨大的國家,擁有巨大的力量,而這些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邊疆民族,一旦入主中國,就能藉著中國的力量,雄霸天下,建立屬於自己的強大帝國與輝煌的歷史。「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折腰」不就是如此。猶如上個世紀中國經濟改革之初,幾十萬台商明知風險,卻也前仆後繼,前往中國投資設廠。其目的不也同樣是想藉著進入中國,企盼著他的小公司,藉著中國的力量,能建立成一個商業大帝國。


「中國為什麼這麼大?」因為中國就是必須這麼大,才能超越一般的中小型國家,以建立其人類史上輝煌的歷史,浩瀚的文化,尖端的科技與強大的經濟等...。所以一旦中國崩潰,裂解成數個中小型國家,即又會有政治軍事強人出現,打著一統天下之名,又將中國整合成一個超級大國。且這種現象,越是近代越明顯。周朝式微後,形成春秋戰國時代,一些中小型國家打仗打了幾百年,都沒統合。漢朝滅亡,形成五胡十六國,魏晉南北朝,同樣有一段長期的裂解,打仗打得天昏地暗。唐朝滅亡,又形成了五代十國,不過分裂的時間,明顯的已經變短。及宋朝滅亡,卻再沒分裂的現象,而是直接進入元朝。元朝滅亡,同樣沒有裂解,立刻又進入明朝。明朝滅亡,也是同樣直接進入清朝。清朝滅亡,直接就進入中華民國。雖有軍閥割據,卻也在大中國一統的名號下,很快就被彌平與統一。「中華民國有沒有滅亡?」這尚是個問號?但中華民國政府撤守台灣後,中國大陸同樣也在沒有裂解之下,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總之由歷史來看,中國政權乃至是全體中國人,對這種中國大一統的渴望,似乎是越近代越強烈。而或許,這正也是兩岸問題的癥結所在。

 

「中國何以非要大一統不可?歷史又為何會如此演進?」要知自古以來,中國就非是單一民族國家,而是一個由許多種族構成的國家。所謂「漢人」也非是一個民族或種族,而只是一個國族與文化認同的概念。即曾經在漢朝統治下的子民,都可稱為漢人。但漢朝的疆域何以遼闊,轄下的民族又何其多,豈會是單一的種族。所以漢人這個國族的概念,後來也融入匈奴、鮮卑、狄、羌、羯等五胡,以及南方的百越族等。總之漢人就是各種民族融合的大雜燴。因為不斷融入的民族也都忘了自己是什麼民族,所以也就統稱為「漢人」。誠如「唐人」也是這種國族的概念。類似今日的「中國人」,也是這種大中國國族的概念。既然中國自古以來,即是由許多不同的種族所構成,那為何這些不同種族卻又都強烈的渴望中國大一統?當然背後有許多的因素。然許多不同的種族會形成一個強烈的國族共識,不外乎這個中國國族的共識,背後關乎這些不同的種族間有著共同的利益。

至於是甚麼樣的共同利益,讓中國土地上的這許多種族,甘願放棄自己的民族,而融入中國?舉個例來說:二十一世紀以來,生物科學興起,人類基因圖譜的研究,已可將人類的基因是不是屬於同一個種族,清楚的劃分出來。因此當時就有西方喉舌,大膽預測,只要將中國人的基因圖譜公佈,屆時中國就會很快陷入崩潰。其說詞是,因為中國人會發現,自己所認為的漢族,大江南北的基因,原來都不相同。誠如筆者居於台灣,祖上都自稱河洛人,也就是應屬於來自中國中原的漢人。但台灣的生物學者,研究了台灣人的基因後,卻明確的指出。台灣人的基因,其實大多是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百越族,以及融合了台灣的平埔族所形成。簡單的說,就是台灣人其實不是中國的漢族,而是百越族與平埔族的後裔。對於這樣的說法,筆者也無法否認。因為筆者的堂兄弟們,大多各個膚色黝黑,眼窩深窈,外表看起來確實也就像是番仔,不太像是漢人。所以可以確定,筆者的家族當是有濃厚的台灣平埔族血統。但這又如何?

區區閩南百越族,若非融入大中國,豈有能力創造鄭和下西洋,如此波瀾壯闊的歷史!唐初,開漳聖王陳元光率兵入閩南開設漳州。唐末,開閩聖王王審知率兵入閩南泉州,建立閩國。就此閩南百越族融入漢族,一個新的漢人族群「河洛人」也就此形成;並傳承來自河洛中原的語言、信仰、歷史與文化。唐朝至清朝,閩南泉州共出進士二千多人,其文風之鼎盛,已然遠遠超過河洛中原;更成了中國自古以來,出產進士最多之地。宋朝海事大興,泉州更成了中國的第一大城,亦是世界第一大港。明朝末年,鄭成功興二十萬兵,抗清復明,最後更率兵渡海到台灣;將當時世界海上霸權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台灣驅離。於是河洛人的子孫在台灣落地生根,繁衍族裔,成了如今的台灣人。總之,閩南百越族在唐朝融入大中國後,方才脫離邊疆蠻獠的夜郎小國格局,就此獲得了大中國的力量,千年來方才能締造輝煌的歷史與文化。而這應也正是中國的邊疆民族,總是不斷的問鼎中原、逐鹿中原,並將自己融入大中國的重要原因。因為只有融入中國,才能獲得大中國的力量,去創造超乎一般中小型國家的傲人成就。因此融入大中國的許多不同族群,對於中國的大一統,有著更強烈的需求。因為只有中國強大,這才是他們共同利益的所在。


中國的人類基因圖譜,早就解碼,公諸於世多年。事實也證明,雖同稱漢人,但大江南北的漢人,基因卻也真的大不相同。誠如上所述,因為中國就是一個民族大熔爐,所謂漢人更不知融合多少不同的種族在裡面。然而西方喉舌預測的,中國將會因此裂解崩潰,卻沒有發生。正是這些隨著歷史演進,融合在大中國的族群,他們原本就有著共同的利益。而且正因這共同的利益,反使這些融入大中國的族群,對著中國的大一統有著更強烈的渴望。由此觀之,近來年,台灣的民進黨,一直主打著台灣人的人類基因與中國大陸不相同,意欲藉此走向分離的台獨之路。年前,蔡英文出訪太平洋小島國,更宣稱那叫做「尋親之旅」。意思就是說,台灣人的基因其實是與南島民族的基因相近,而非祖先來自中國。但這有用嗎?說實在的,在大中國的共同利益之下,根本沒在乎漢人的基因相不相同。民進黨一意孤行的去中國化,意圖脫離中國,走向台獨。到頭來,恐也只是緣木求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