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X

七月酷熱的台灣依然戰雲密佈。東都明經的赤崁城,飄揚在高聳旗桿上的大明國青龍旗,更是籠罩著陰霾。「楊祖被阿德苟讓的標槍射死!左前鋒鎮幾乎全軍覆滅!」消息傳到了赤崁,驟聽得噩耗,國姓爺既驚愕又悲憤。因為事情的演變,完全出乎國姓爺意料之外。或者說,滿朝文武,根本也沒人料想得到,台灣的番民居然如此強悍。況且自從派兵屯墾後,被番民襲殺的屯墾兵民,不只發生在台灣中部,荷蘭人稱的「米達赫國」的大肚番王領域。連分派往台灣南端的屯墾兵民,同樣也被番民襲殺。因為據說台灣南端,那裏也有個很強悍的琅𤩝番王,荷蘭人稱其為「斯卡羅王國」,其排灣族番王統領十社番民。因不滿漢人大量前來屯墾,所以趁夜燒殺偷襲屯墾寨。至傷亡九百人。先是張志、黃明統領的援剿後鎮及後衝鎮,在牛罵社屯墾,被大肚番阿德苟讓,設計殺害約二千人。爾後,前往台灣南端琅𤩝屯墾的兵民,又被襲殺九百人。繼之,派楊祖統領左前鋒鎮,去征剿阿德苟讓,輕敵之下,竟又折損五六百士兵。換句話說,自從派兵屯墾二個多月來,光是被番民襲殺的兵民,就已高達三千五百人左右。而這還不包括,因為饑荒與水土不服,大量染病而死的兵民。若再加上四月底,與荷蘭人的紅毛城砲戰,死亡一千多士兵。那就是自從來到台灣後,約已折損五千士兵。率兵二萬多人來到台灣,已然折損近四分之一,面對此嚴重傷亡,國姓爺怎能不感心情煩躁與悲憤。

 

『藩主!這些番民,實在太過猖狂!那個大肚番阿德苟讓,居然還揚言,要南下援救荷蘭紅毛!倘若讓其勢力坐大,將來恐難以收拾!請藩主下令,讓我領兵去將那些番民,斬草除根,以除後患!』得知左先鋒鎮總兵楊祖,被阿德苟讓用標槍射死,左先鋒鎮幾全軍覆滅後。驍騎親兵鎮將領劉國軒,氣急敗壞,立刻前來向國姓爺請戰。因為楊祖是客家人,左先鋒鎮士兵也多是客家人。而劉國軒也是客家人。眾所周知,客家人最是力挺客家人。一個客家人被欺負,不論認識與否,周圍的客家人必然都挺身而出,為其助威助拳。況是自從劉國軒率兵,從汀洲投奔國姓爺麾下後,因同為客家人,楊祖對劉國軒,自多有照顧。就仗著這份客家人與客家人的情義,無論如何,劉國軒都得為楊祖,向大肚番阿德苟讓,討個公道。然作為主帥,國姓爺想的得更多,不能一時意氣用事。東征台灣,損兵折將如此嚴重,已完全出乎國姓爺意料之外。當初率兵渡海來台,國姓爺原本心想,應是三五日便能將荷蘭人從台灣驅離。此後大勢底定,便可讓大軍在台灣,休養生息,當不會折損太多兵將。萬萬沒想到,荷蘭人的頭目揆一,如此頑強,據城而守,堅不肯降。但更想不到是散兵屯墾後,台灣的番民,居然如此強悍反抗。因為當初完全意想不到,所以輕敵。輕敵之下,國姓爺以為派楊祖的一鎮兵力,應就可以平定大肚番民。結果卻是全軍覆滅。

 

「左先鋒鎮全軍覆滅,鄭家軍與大肚番民之間,已然勢同水火。無論再派那個將領,前去征剿,恐都將難以避免,將導致一場對番民的血腥殺戮。殺戮一起,怕就怕引起台灣的番民,更大的恐慌。如此一來,日後必然衝突不斷,反而我軍想在台灣休養生息!況是荷蘭紅毛,揆一未降。倘若台灣番民大舉反抗,恐讓我陷兩面作戰,讓局勢更加不利!」對於劉國軒的請戰,國姓爺需得有更多的考量,可不能因為一時的義憤填膺,反讓局勢陷入更大的混亂。但這確實是個難題!大肚番阿德苟讓,襲殺了這麼多的鄭家軍兵民,不只劉國軒,恐怕是無論派那個將領前去征剿,一場對番民的血腥大殺戮,恐都不可免。這可讓國姓爺更是左右為難,感到頭痛。唯一讓國姓爺稍感心安之事,是第二程的艦隊,日前也已從廈門,渡海來到台灣。這第二程到達台灣的艦隊,包括黃安所統領的左衝鎮、劉俊統統的前衝鎮、顏望忠統領的智武鎮、陳瑞統領的英兵鎮、胡靖統領的游兵鎮,及陳璋麾下的殿兵鎮。共六鎮,約五千多名將士,分乘二十幾艘大船,已然來到東都明京。且還有如一場及時雨般,運來了不少糧食。這也讓原本陷於饑荒與疾病的鄭家軍,軍心大振。

 

「綏撫番民」是國姓爺設東都明京,頒布圈地禁令後,一貫的主張。但眾將官卻未必願意。尤其是在番民反叛,襲殺了幾千個鄭家軍的兵民之後。「一個將領要能顧大局,知輕重,不濫殺。既能擒斬罪魁阿德苟讓,又能綏撫其餘番民。恩威並濟,讓他們不再作亂!劉國軒本嗜殺,又一心復仇,是不能派他去的!那到底還有誰能擔這重任!」左思右想,躊躇許久,國姓爺終於想到一人。那就是剛率第二程艦隊,從廈門來到台灣的左衝鎮統領─黃安。事實上,國姓爺對黃安這個年輕將領,原本就頗重視與倚重。早先,虎衛右鎮統領陳蟒,因圈地屯墾,縱放士兵騷擾番民,而被杖責拔官。於是黃安率第二程艦隊來到台灣後,國姓爺立即拔擢黃安,出任虎衛右鎮的統領。

「虎衛」即俗稱的鐵人,乃是鄭家軍中的最精銳部隊,也是國姓爺麾下的親兵。每個鐵人都是從二十萬鄭家軍中精挑細選,各個能都舉三十斤重石斛,繞行教場數圈,方能入選。因為鐵人,不但得渾身厚重鎧甲包覆全身,連臉頭都得帶上會有斑斕虎頭的鐵面具,僅露二眼。而其手中更提著一柄五尺長,少說有二十來斤的長柄斬馬刀。所以鐵人,自然得各個力大無窮。而黃安一到台灣,即擢升鄭家軍中最精銳的虎衛統領,國姓爺對其重視,自不言可喻。但說到黃安,更讓人佩服的,則是他的足智多謀,與善於利用火器。舉一例來說,二年前國姓爺率軍,欲從長江而入,北伐南京,卻遇到了一難題。即清兵在長江佈有木浮營。且說那木浮營,每營約六百人,以巨木為柵,建成堡壘,漂浮在江面。不但木柵開有砲窗,可對外開砲。遇有敵人來襲,整座木浮營還能順流而下衝撞,將敵人的艦隊撞得支離破碎。為了對付清兵的木浮營,於是黃安想出了一對策,即訓練了一批連環快砲船。

連環快砲船,因其可以在海面像陀螺般,不斷原地打轉,連環射擊火砲,所以又稱陀螺快砲船。這些用作連環快砲船的船隻,約就是七丈長左右的搖櫓船。每艘船安裝九門火砲,船頭配一門比較大的斗頭砲,左舷與右舷,又各安裝四門火砲。比較特殊的地方,則在每艘船的左右兩舷中央,各又安裝一柄有如尾舵般的大槳。於是那搖櫓船看起來,就像是一隻飛在海面的帶有翅膀的飛鳥。遇到敵軍,這些連環快砲船,衝向敵人後,就先開斗頭砲。開完斗頭砲後,搖櫓兵迅速划動兩舷的兩隻大槳,再加上尾舵的大槳,讓船身原地轉向成右舷側面對敵。於是右舷的四門火砲,又可立刻射擊。右舷四門火砲射完,搖櫓兵同樣又划動兩舷與尾舵大槳。如此船隻又可快速原地打轉,轉成了左舷側面對敵。換成左舷四門火砲射擊。左舷火炮射完,斗頭砲與右舷火砲,也已裝填好火藥與砲彈。於是那搖櫓船,只要在水面有如陀螺般,不斷原地轉動,就可對敵人以不間斷的火砲連環射擊。因此一艘七丈長的搖櫓船上,雖說僅有九門火砲。但藉著兩支大槳划動,讓其在有如陀螺般的不斷旋轉射擊,其火力卻超過一艘擁有二十幾門火砲的大熕船。

因此黃安訓練的這批連環快砲船,可說在海戰中,屢建奇功。不但在長江,將清兵的木浮營,打得落花流水。就算在台窩灣內海與荷蘭人火力強大的艦隊交戰,同樣將荷蘭人的艦隊,幾乎全數殲滅。

 

 

台灣的大肚番民,襲殺屯墾牛罵社的兵民,聲勢浩大。番民頭目阿德苟讓,甚至準備南下救援荷蘭人。其有如野火燎原的聲勢,國姓爺派楊祖率領左先鋒鎮,前去征剿。結果楊祖,居然被阿德苟讓用標槍射死,左先鋒鎮幾更全軍覆滅。於是國姓爺再不敢輕敵。為撲滅大肚番阿德苟讓,燒起這燎原野火。此次,國姓爺決定派出鄭家軍中,最精銳的虎衛鎮,並由有智多星之稱的年輕將領黃安掛帥。而且還不只派出黃安統領的虎衛右鎮,更命陳瑞統領英兵鎮,隨同前往征剿阿德苟讓,並聽從黃安指揮。且早先張志、黃明,率援剿右鎮與後衝鎮,前往牛罵社屯墾的土地,也不能荒廢。於是國姓爺又命智武鎮統領顏望忠,率其麾下兵民,前往繼續屯墾。也就是此次派往牛罵社的軍隊,共有三鎮,約近三千人。不可不謂,聲勢浩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