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610~顏文舉省城應試,淫風盛行的大明國
【歷史考証: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它是為中國封建帝制朝代,國家舉材的制度。開始於隋代(西元五八一至西元六一七年),經過了唐 宋、元、明、清歷代一千多年的發展,成為各朝代取士用人的正途。科舉制度在滿清統治中國時的方式是:一、秀才考試 : 每三年舉行二次,又稱「縣試」、「小試」或「童子試」。分為歲試、科試。由各縣級政府主辦。合格者稱為「生員」,習慣上稱為「秀才」。二、舉人考試 : 稱為「鄉試」由省級政府在各省省會,於秋八月舉辦,三年一科又稱為「乙科」,即為府試,由生員參加,錄取者稱為「舉人」。三、會試: 會試為三年一科,二月在京師舉行的會試。由舉人參加,錄取後,稱為「貢生」。貢士再經過「保和殿」覆試,且列等,才有資格參加殿試。四、殿試:又稱「廷試」。殿試錄取後稱為「進士」。依成績前十名進呈皇帝御覽,欽定名次。進士分為三甲(即三等),即一甲三名,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其他七名列入二甲,稱「賜進士出身」。科舉的出題 : 全部皆出自儒家經典著作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從南宋開始被稱為“四書”,是科舉考試的依據。以及 漢武帝時設立的“五經”,指易、書、詩、禮、春秋。意味著儒生參加科舉考試,只限四書五經之內,而不可標新立異之說。文体主要則是八股文。....擷取自高中歷史課本。】


西元1610年,明朝萬曆年間,大明國,福建省省城。夏末初秋的八月,正值三年一試的科舉府試,又將在省城舉行;於是,福建省的秀才儒生,自是又齊集於省城,準備應試。府試的考場,就在省府衙門的前面空地,一大片的空地,此時四周都已素布,圍成了閒雜人不準進入的考場;而考場內,則臨時以木板,櫛比鱗次的,搭成了數千間的號房,以備儒生考試之用。考場的龍門,站著兩個府衙的衙役看守,因為府試尚未開始,考場並不準任何人進入;而府試開始,儒生進入試場後,則一整天都得待在自己的號房裡,不管吃喝拉撒,皆不準出考場。府城的巷道縱橫,由於這是福建省的首府所在,自不乏"大官虎"、王公貴族,及有錢的大地主居住;因此,大街小巷,但見重樓華屋比鄰,往來之人的服飾衣冠,更見多是綾羅綢緞,與鄉下人的短褐不全,大是不同。另外省城之繁華,由妓院娼館林立,酒樓賭坊充斥,且尋歡作樂之徒,不論白天夜晚,皆車水馬龍,門庭若市,更可見其一般。乃至近日,府試將至,又有數萬儒生秀才、及其隨從家丁,湧入省城;使得整個省城的妓院娼館,茶樓酒肆,吃喝嫖賭之聲,更是人聲頂沸。

鬧街轉角的一間客棧,二樓靠窗邊的一張茶桌,只見有個老叟,正與兩個青年漢子,邊啜飲著手中的熱茶,便望著窗外街上好不熱鬧的省城景象。此時,客棧二樓,卻見有個身穿錦衣華服的男子,一臉白淨的有若妓院老鴇,身上背著包袱,走向那坐在窗邊的老叟,涎著臉說『老先生,帶你的公子來省城應試,考舉人啊。令公子,相貌堂堂,生得一付大富大貴之相,這次一定能一舉成名,高中舉人啊~』。老叟,似年近半百,兩鬢花白,一頭花白的髮全攏到後腦杓上宛成個髮髻,倒像是個有頭有臉人家的模樣;而見到,有個陌生人過來打招呼,老叟倒也拱手為禮,忙說『兄台,見笑了。是老朽來應試,這兩人是我的學生。因為鄉野鄙夫,沒見過世面,順道跟我來省城,見見世面罷了~』。原來,這時坐在客棧窗邊的老叟,正是顏文舉。至於,與顏文舉,坐在同桌喝茶的兩個青年漢子,則是半年前,因海上遇難,又無處可去;而住到顏文舉家做客的阿蘇拉米及巴薩朗二人。

阿蘇拉米與巴薩朗,此時已不再以黑布裹頭,而是如同一般漢人男子一般的束髮,將頭髮全攏到後腦上,綁成一束;因此二人,除了皮膚略險黝外,模樣看起來,倒也像是來省城應考府試的儒生。倒是顏文舉,每當三年一試的府試到來,由於來省城應試,怕失了體面。所以每當來省城應考府試,顏文舉,總是從自己的衣箱裡,翻出他二十年前壓箱底,娶親大喜之日,所穿的這套絲綢錦服來穿上。正因顏文舉,對於自己來應舉人之試,總是如此慎重其事,宛髮為髻,身穿華服;因此了省城之後,自總難免會引起省城中,一些風流紈絝的側目注意。只見那臉白紈絝模樣的男子,聽了顏文舉說是來考舉人的,立時但見他拉了椅子,便與顏文舉同桌,且陪著笑臉,直說『喔~~原來如此。哦~~那老先生,原來還是個秀才老爺,真是失敬。你老,果然是一付飽學詩書,讀書人的樣子。呵~~不過你老,說到要帶這兩位公子,見見世面。正巧,那小弟這裡,倒還帶了幾件稀罕物兒,倒可讓幾位見見世面。呵~~保証讓你們,來到省城這一趟,不虛此行~』。

四人既坐同桌,紈絝模樣的男子,邊說著話,邊解下的包袱,攤開於桌上;卻見他的包袱中,卷軸書畫,瓶瓶罐罐,琳瑯滿目。『呵~~秀才老爺。這是我大明國,曠士大才子,唐伯虎,親手畫的春宮圖,你老見多識廣,該不會不識得吧。這可稀世之物,要是我手頭緊,我是捨不得,讓給別人的。呵~~假如秀才老爺,想要的話,就算交個朋友好了,我可以把這寶貝,五十兩讓給你~~』。顏文舉,聽了那男子的話,這才知道,原來這人是個走賣的商販,前來向他兜售包袱中的物品。至於那商販,拿出的那幅唐伯虎的春宮畫,由於顏文舉也不是懂畫的行家,自也不識得是否是真跡。只是多半的男人,總是越老,越愛看春宮圖,而此時,一幅筆法描繪細膩的春宮圖,就攤展眼前,顏文舉,自是也不禁想多看兩眼。況且這幅春宮圖,又是大明國的大才子,唐伯虎所繪,自有其研究繪畫藝術的正當性;因此,縱然顏文舉,是個年近半百的儒生,卻看得津津有味。商販,見顏文舉,對眼前的春宮畫,似興緻頗高,於是便見他打鐵趁熱,又從包袱中拿出了一個三吋高的瓷瓶。商販將那瓷瓶,拿到顏文舉眼前,便口若懸河的,說『呵~~秀才老爺。算你識貨的行家,我才把這瓶寶貝,一併拿出來給你瞧瞧。一般不識貨的粗人,我是絕不會,把這皇上御用的寶貝,拿出來的。呵~~說到這瓶"長生藥"的來歷。秀才老爺,你聽了可不要嚇到咬到舌頭。這瓶長生藥,是嘉靖年間,陶道士的密傳配方所調配。當年陶道士,就是以這瓶長生藥的配方,讓嘉靖皇帝龍心大悅,而官至禮部尚書啊。聽說,當年嘉靖皇,吃了瓶長生藥後啊,不但一夜,可以連御十女,而且還金槍不倒。不止如此啊,我這裡還有本,當年陶道士,親傳給嘉靖皇,馭女的房中術寶典。呵~~假如你吃了這瓶長生藥,再配合這御女寶典。我保証你也會就像嘉靖皇,"萬歲~萬萬歲"啊~』。

嘉靖年間,一個姓陶的道士,以長生藥及御女煉丹,延年益壽之術,進獻給皇上。結果,嘉靖皇帝試用後,龍心大悅,便聽從陶道士的建議,自京城內外選了三百個,八到十四歲的童女進宮,以供其御女煉丹延年益壽。自此嘉靖皇帝,日日服用陶道士的長生仙丹,夜夜在皇廷後宮御女無數,而且,長生祕方果真讓嘉靖皇帝,御幼女無數也金槍不倒;於是隔年,便又選了一百六十個,十歲以下的童女進宮,以助供皇上練丹成長生不老。至於陶道士,進獻長生祕方,給嘉靖皇帝,皇帝自有感於,其忠君愛國心,自此不但與陶道士稱兄道弟;且還更加官進爵,官至禮部尚書,兼領內閣大學士之俸。乃至百年來,這嘉靖皇帝與陶道士,君臣間的推心置腹,更在大明國傳為美談。甚且,大明國的民間,更有這樣的順口溜,留傳─「勤讀書,勤於政,還不如勤學御女之術。勤讀書的,當奴才;勤於政的,得殺頭。倒不如勤於御女的,高官厚祿~」。正因嘉靖皇帝,熱衷於御女之術,以煉長生丹;而皇帝所熱衷,朝廷文武百官,自也爭相學習御女之術,深恐落於人後,而失皇寵。因此大明國,自嘉靖皇之後,宮廷之上,滿朝文武,盡皆淫書淫畫,互相流傳;且個個高官厚碌的大員,更公開大談自己的御女之術、及金槍不倒之法,引以為傲。

正是「上之所好,風行草靡,遂流傳於民間」,朝廷上位者,皆好淫書淫行與春藥;而大明國民間,稍有財富及能力者,自也無不傚尤,引以為上層社會的修身養性。乃至,像顏文舉,這種自小研習儒學四書五經的儒生,亦知御女之術與長生藥,乃除了科舉以外,想求得功名的必學之術。所以,當商販,當眾拿出春宮圖、及金槍不倒的長生藥,來推銷給顏文舉;而飽讀師書,善言禮教的顏文舉,卻也不以為兀,且更似興緻頗濃。商販,自知大明國官場的時髦流行,而想科舉求官的儒生,為求官運亨通,自也無不熱衷求取春藥及淫書;因此,見了顏文舉,摸著鬍鬚,掏錢購買的神情,似仍點猶豫。於是商販,自又以其生意手腕,加油添醋的說『秀才老爺。不要再猶豫了。今天,算你遇到貴人了。我就交定了,你們這幾個朋友了。呵~~不瞞你們說,我的院子裡,還有幾個不到十歲的女娃娃。一口價,就一百兩。買了這瓶陶道士的長生藥,我就附送這冊唐伯虎的春宮畫,還有這本嘉靖皇的御女寶典。另外~~』。商販說及此,臉露神祕的淫笑,略低下頭,似怕被人聽見似的,竊竊低語的說『呵~~秀才老爺。就算這是免費附送的好了。我帶再帶你們到我的院子去,任你們可以挑兩個女娃娃,春宵一夜。也好學學皇上,及朝廷當官的,吃吃金槍不倒的長生藥,馭女煉丹,延年益壽啊。呵~~如此優惠之事,可是一輩子也難得遇到一次哦。別再猶豫了,如果不是遇到我,你們這輩子是不可能,遇到這麼好的事的~~』。

『不瞞你說。秀才老爺。這省城的"大官虎"們,其實也常到我的院子,去馭女煉丹,延年益壽呢?唉~~這年頭,倘或不懂得吃喝嫖賭,那加官晉爵,還有望嗎?就算秀才老爺,此次高中舉人。再進京去殿試,高中狀元。可人家滿朝文武百官,盡皆善於吃喝嫖賭,及馭女長生之道。但假如唯有秀才老爺,卻冥頑不化,讀書讀得一點世事都不懂;這四書五經儒學的書,豈不都是白唸了嗎?唉呀,做人就是要圓滑,要跟大家打成一片,這樣才能飛黃騰達,升官發財嘛。呵~俗話說~給你好處我也有好處,這就是我交朋友的原則啊。大家都好處,這不是皆大歡喜嗎?當官的道理是這樣,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是這樣,不是嗎?』淫春春藥的商販,一張生意嘴口若懸河,講得頭頭是道,讓顏文舉,聽了都忍不住點頭。畢竟,科舉及第,入朝為官,為得不就希望能加入朝官之列;與文武百官,共謀國事、淫事及如何忠君報國之事。不過,顏文舉,這次前來省城應試,縱然穿卓體面;可事實上,他卻只是個在鄉下耕種幾畝田地,收入微薄的寒酸秀才。且顏文舉,又甚不滿於,其子顏思齊,放棄科舉之路,卻去經商。因此,縱使顏思齊有錢,而顏文舉,卻也秉持文人氣節,不屑去使用其不肖子的錢。

當下顏文舉,口袋裡,既摸不出錢來,也只得委宛的,對商販說『兄台。剛剛你所說。還有你的這些寶貝,確實是讓老朽,大開眼界。不過,這是皇上,朝廷百官及封疆大吏們,怡情養性的興趣。可考朽,現在連個舉人,都還考不上呢。呵~就算保朽,現在跟你買了這金槍不倒的長生藥,還有習得御女術;可除了白花錢外,大概也無助於仕途功名啊~』。

淫書春藥商販,聽顏文舉的一翻感嘆後,卻見他賊眼一橫,環顧了一下四周,便又靠到顏文舉耳邊,竊語低聲的說『秀才老爺。科舉及第,這有何難啊。看你的穿著,想來也是個富貴之人,我才跟你這麼說~』。『其實,那就要你有沒有~~"這個"~』淫書商販,說著,伸著手指,環成個銅錢的形狀。接著只見商販,賊頭賊腦,低語又說『秀才老爺,看你年紀也老大不小了,這舉人的考試,恐怕也考了幾十年了吧。唉~~秀才老爺,考不上舉人,這也不代表,是你的學識不豐,或才學不足。咱們~好朋友一場,索性我就跟你實話實說吧。其實這是有內幕的。就這樣吧。五千兩銀子,要是你拿得出這五千兩銀子。那就算秀才老爺,這次在試紙上鬼畫符;我也保証,你可以高中舉人。這樣如何?這書,也甭唸了,老爺就直接到我的院子去,讓我帶幾個未滿十歲的女娃,讓你嚐嚐這當朝百官,求之不得的金槍不倒長生藥,享受個幾晚;然後就等著放榜,而且我保証,這是府試,包你秀才老爺,立時可以變成舉人老爺,光宗耀祖,衣錦還鄉~~』。

顏文舉,乍聽淫書春藥商販的話,竟是要銀子私通舞弊,頓時這讓他,不禁感到有點吃驚與嫌惡顏文舉,當下拉下了臉,拒絕了這淫書春藥商販,說『兄台~~失禮。請你把東西收起來吧。我不需要這些東西。來省城應試,考不考得上舉人,我但憑自己的才學。而且現在,我既拿不出五千兩銀子,也不想循私~』。畢竟,何謂正道,何謂邪道,這顏文舉,也算是個飽讀儒學的碩儒,怎會不知道。淫書、春藥,甚至御女之術及所謂煉長生丹,此乃大明國,上至皇上,朝廷首輔哲相,下至藜民百姓,共同所好。正所謂「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既是天下人所好,且又可以,以此獲取光宗耀祖的功名利祿;而這天下人與君臣,所共同認同,所走的路,自是所謂的正道。至於科舉考試,若是舞弊,被抓到的話,罪名可是要砍頭的;而這違反朝廷律法,且會讓自己身敗名裂之事,自是所謂的邪道。因此顏文舉,一個飽讀儒學四書五經,一心求光宗耀祖的儒生,無論如何,他卻又怎能棄正道,而走邪道。

淫書春藥商販,被顏文舉,嚴詞拒絕後,卻仍不心;轉而又說『唉~~秀才老爺。區區五千兩,換一個舉人,再怎麼樣都滑算啊。不然,假如你拿不出五千兩,又想憑你的才學,考上舉人。方法總是有的,那這樣好了,就一千兩。秀才老爺,你給我一千兩銀子,我立刻就可以,把這次府試的試題給你。如此,你就可以先看看試題,再依自己的才學作答,這不就一舉兩得了嗎。呵~~要是秀才老爺,連個一千兩都拿不出來,那這次應試,就算你再飽學,恐怕也要空手而回了。不是訛詐你,試題就在這,還是你先給五百兩訂金,讓你看了試題。然而府試完,証明我沒訛詐你,你再給我五百兩,也就可以了。呵~~這樣夠朋友吧,天下沒這麼好的事了~』。淫書春藥商販,說著,果真從他錦衣華服的襟內暗袋,掏出了兩張紙來,拿在手上搖晃著;似表示,這兩張紙裡寫的,便是此次府試的考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