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文明被野蠻併吞─談「遺民之島的國族認同」(一)黃帝與蚩尤

 

前言:
自古中國不是只有一個,中國也不能只有一個。問題在於是否能走向文明的道路,或永遠停滯在野蠻。羅馬帝國倘若也主張萬世一統,且堅持基督教教條的一元思想威權統治。則歐洲的黑暗年代必然不只五百年。或將成為今日依然獨裁帝制的中國,或是有如中東的回教世界。正是羅馬帝國崩解為歐洲諸國,才能在文藝復興後,百花齊放,各方面蓬勃發展。繼而建構出整個世界的規則,領導人類世界五六百年,至今仍不見衰落。"一個中國"只是蠻族為了奴役中國人,所編造出來的謊言。寄語兩岸中國人,切莫再受蠻族所欺騙。虛妄的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口號之下。事實上卻是蠻族的統治者,將其欲望藉忠君愛國的一元思想灌輸於人民。打造舉國體制的目的,更無非是要人民用其血肉,去滿足蠻族統治者的慾望。卻讓人民世世代代為奴。香港明明可以輕易轉型民主,共產蠻族卻要將其摧毀。台灣已經轉型民主,他也要把台灣摧毀。「野蠻總是併吞文明」除非我們能翻轉這中國歷史的定律,否則中國僵化的歷史無法改變。而我們的命運也無法改變...


一、黃帝與蚩尤

長期書寫歷史,靈魂慢慢甦醒。「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這套儒家編造出來的「中國一貫道統」,根本就經不起檢驗。所以二千多年來,自從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歷朝歷代的中國帝王,為免謊言被戳破,便全力箝制百姓的言論與思想。因為歷史真相總是不堪的。因為所謂中國的五千年歷史,說穿了,其實就是一部蠻族奴役中國人的歷史。而儒家所高談闊論的「聖賢之道」與「聖人治世」,也不過就是替蠻族的帝王提供服務,藉君臣父子與忠君愛國一元思想,建構起威權,為其圈禁與奴役中國百姓。近幾年來,為寫「河洛造神」的故事,筆者常造訪鄰里的廟宇。於是漸漸地就發現了一件事。即「中國人不是都說是黃帝子孫。但我走訪那麼多台灣的廟。為何從沒看過有人在拜黃帝?」相反的,筆者總會在村里的廟裏,看見一尊很奇怪的神。且幾乎每間廟都有供俸。這個神通常小小一尊,供俸在陪祀的左邊神龕。一身烏漆抹黑,頭上長著兩隻角,幾近渾身赤裸,僅胯間圍著樹葉或獸皮。甚而面目兇惡猙獰,有的嘴裡還露出山豬般的獠牙。論其模樣,看起來還真像西方形容的魔鬼。而其神座底下,寫著四個字則是「神農大帝」。

「神農大帝」即史前傳說嚐百草,且教導人民農耕的「神農氏」。「氏,族也」依現代的考證,神農氏就是神農族。神農族居住的領域,叫「炎國」。「炎國」的首領,則叫「炎帝」。史載「炎帝人身牛首」。又載「蚩尤者,炎帝之後。」「蚩尤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號炎帝,爭鬥涿鹿之野」。由歷史記載推論,台灣鄉下的廟宇,幾乎每間廟都供俸的那個神農大帝,按其形象,很可能就是蚩尤。且由台灣的廟宇只供俸蚩尤,而不供俸黃帝而論。顯而易見,所謂中華之祖的黃帝,其實並非是台灣河洛人的祖先。而是蚩尤才是河洛人的祖先。筆者乃所謂的「五年級」。生於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從小學到大學所受教育,亦皆是儒家高張的「中國一貫道統」的大中華教育。自然向以黃帝子孫為榮。然在書寫「河洛造神」的故事中,由閱讀的史料越多,內心卻感矛盾。既說到矛盾處,不如就回到中國歷史的源頭處,先說說,關於黃帝與蚩尤間,奠定中國道統的那場成王敗寇,與正邪之爭的「涿鹿之戰」。

「涿鹿之戰」何以發生?據考證「涿鹿」位於今河北省的西邊。涿鹿之戰前,黃帝與神農族,已先發生過一次阪泉之戰。阪泉的地點,則與涿鹿相臨,都是在河北西部。史稱的黃帝,屬有熊氏。即有熊族。有熊族的領域在黃國。因是黃國的首領,所以稱黃帝。當時的黃帝,則是公孫軒轅。尚需得注意一點。此處的國,並非現在所認知的國。因為當時還處於部落聯盟的遠古時代。所謂國,只是一個領域的稱呼,並非是有典章制度的國。而既然有熊族與神農族,兩個族群的決戰地點都是河北。那當可由此來探討,兩個族群的國到底在甚麼地方。根據歷史記載,黃帝的領土在中原,黃河與洛水匯流一帶。約就是今日河南省的中北部。但這個說法,恐怕須受質疑!另外,蚩尤的領域,則是神農族的九黎部落,約在中原東部。所以又被稱東夷。約就是今日河南省的東部至淮水一帶。然後一般又把神農族的炎帝的領域,畫在蚩尤的西邊,約中原西南邊一帶。甚至也在黃帝領土之西。然而這就形成一個極不合理的現象。因為黃帝有熊族與神農族的戰場,是在中原東北邊的河北。
有熊族與神農族的第一大戰是在河北阪泉。交戰的雙方是有熊族的黃帝公孫軒轅,與神農族的炎帝榆罔。試問,倘若炎帝榆罔的領土在黃帝的西南邊。那為何炎帝榆罔為何會繞了幾千里路,跑到河北阪泉,去與黃帝交戰。所以這些傳說歷史,根本胡扯。合理的推論是,有熊族的黃帝,他的領土本來就在河北。而神農族炎帝的領土,則是在蚩尤九黎部落延伸的中原東邊,由河南至山東。所以河北的阪泉與涿鹿,就是有熊族與神農族的交界。歷史的描述是─黃帝與炎帝交戰於阪泉。炎帝榆罔戰敗,臣服於黃帝。接著的是,九黎部落蚩尤驅逐榆罔,自立為炎帝。繼續與黃帝交戰於涿鹿。爾後這場有熊族與神農族的戰爭,持續了九年。

歷時九年的「涿鹿之戰」,恰就有如一場遠古的神魔之戰。「黃帝命應龍蓄水」「蚩尤以法術召喚來風伯雨師,暴雨不歇,造成水災」「九天玄女派女魃助黃帝。女魃是旱神,帶來三年大旱」「蚩尤施展法術,放出煙霧,困黃帝於濃霧」「熊羆鹿狼,饕餮貔貅等神獸,相助黃帝攻打蚩尤」「蚩尤牛頭人身,士兵銅頭鐵額」...。由神話中對那場戰爭的描述,應可歸納出幾個重點。其一、黃帝曾經命應龍在黃河上游築水壩,可能是要讓從事農耕的神農族沒水可灌溉。其二、風伯雨師的出現,應是海上來的一場颶風,使得黃河潰堤,造成水災。其三、女魃出現,造成三年旱災。其四、旱災後又一場森林大火,讓黃帝的有熊族人迷失於濃霧中,分不清東南西北。其五,由熊羆鹿狼的部落圖騰來看,黃帝的有熊族應是以狩獵維生的野蠻民族。其六、蚩尤部落牛頭人身的圖騰,顯然是更具文明的農耕民族。士兵銅頭鐵額,證明其善於製造銅器與鐵器。
再就近代考古發現,與黃帝與蚩尤的同一時期,河北的龍山文化,取代了中原的仰韶文化。另外說神話故事的人,為讓故事更精彩,通常會將時空錯置。依此推論,神話中相繼發生的大水災、大旱災與森林大火,恐怕才是黃帝這個居於河北的野蠻民族,南侵的主要原因。因狩獵維生的獵場,受到致命性的破壞,所以有熊族入侵神農族的土地。類似東北的滿清入關,或是蒙古人南侵。由此亦可知,黃帝與蚩尤之戰,乃是五千年前,第一場發生在中國的蠻族入侵。而那蠻族的首領黃帝,就是所謂的中華之祖。而誓死反抗蠻族入侵的蚩尤,本是捍衛家國的民族英雄。最後不但被黃帝大卸八塊,還被妖魔化。所以為什麼台灣,每間鄉間的廟宇,都祭祀牛頭人身,象徵炎帝,象徵蚩尤的神農大帝,卻不祭祀黃帝。而彼岸的中國共產黨,卻年年都在大肆舉辦祭黃帝陵。因為他們是在祭祀他們蠻族的祖先。

歷朝歷代之所以把黃帝的領土標定在中原,論其目的,無非就是要增加他中華之祖的正統性。藉以強化所謂中國的一貫道統。而事實上,黃帝這個蠻族是在打敗炎帝蚩尤後,才離開他們的東北獵場,入主中原。而歷朝歷代的中國帝王,為何也都要祭祀黃帝陵?因為這就是象徵著所謂的中國一貫道統。即蠻族只要入主中國,就能奴役所有的中國人。無論哪個蠻族,只要打下中國江山,那中國就是他的家天下。入主中國的蠻族,都將成養尊處優貴族,子孫世代榮華富貴。而中國的百姓都是其家奴,供其剝削,與供養蠻族貴族。有如黃帝的有熊族入主中原後,也就不必在辛苦狩獵為生。因為被征服的神農族,將會像牛像馬一樣的辛勤耕種,來供養黃帝與有熊族。有如現下的中國共產黨,也年年大舉祭祀黃帝。因為中國共產黨繼承了中國蠻族的一貫道統。既然中國共產黨,殺了六七千萬人,打下中國江山,那中國就是共產黨家的。而所有中國人民也都是中國共產黨的家奴。共產紅色權貴八九十歲,為了延年益壽,需得換器官。所以就透過國家機器,到學校去對學生驗血配對。一旦配對成功,那青少年或大學生就莫名的失蹤,被抓去活摘器官。因為人民就是黨的資產,人民就是人礦。人民必須為國家為黨,而犧牲。
就算台灣人民也別想逃離中國蠻族帝王的奴役。因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確實!這也是真的!因為自黃帝以降,幾千年來,身為神農族後裔的河洛人,確實都是中國蠻族征服下的家奴。無論在古中原,無論逃到東南的閩南。甚或逃到海外的台灣,也都無法逃離被中國蠻族奴役的命運。


 

一旦文明被野蠻併吞─談「遺民之島的國族認同」(一)黃帝與蚩尤

 

arrow
arrow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