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倭寇王的生死之謎
嘉靖三十五年,大明國,與王直的爭戰,屢戰屢敗,熟習戰術的倭兵,甚至登岸,攻佔沿海省份百餘里,燒殺劫掠;致使沿海百姓,家破人亡,不計其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人民苦不堪言。因此,大明國沿海居民,只要提到「倭寇王」三個字,人人無不驚懼,恨之入骨;而大明國,沿海百姓,所恐懼之倭寇王,卻正是王直。王直,引倭寇入侵,大明國,既無力追勦,最後也得想辦法求和。當時,負責沿海抗倭的總兵,胡宗憲,便派了王直的同鄉友人,前往日本國的平戶,與王直交涉議和。戰爭殺戮,致使百姓流離失所,原本就不是王直所願。況且,數年來的殺戮,王直滿懷悲憤,雖說是想報大明國朝廷,殺其家人的血仇。可最後,王直,看在眼裡,屍橫遍野,家破人亡的,卻都是沿海的無辜百姓。加之,戰爭的瘋狂殺戮下,人人盡皆喪失人性,變成全然的禽獸,而倭兵,在大明國的姦淫擄掠,慘絕人寰之事;這更不是王直,發兵之後,所能制止。因此,大明國,既派人前來議和,而王直,深感戰爭殺戮之無情,自也願意不計前嫌,與大明國議和。王直,透過議和之人,上書嘉靖皇帝,力陳開放海禁,以招商互市。因為,王直,居住在倭國一段日子後,大致已明瞭,數百年來,為何倭寇,會不斷進犯中國沿海的主要原因。儘管,倭國正處於戰亂年代,所以總有不少的武士,淪為喪家犬後,變成浪人,為了謀生,只好往中國沿海劫掠。不過,倭寇侵擾的主要原因,卻還是,因為倭國,對大明國的貨物,有大量的需求;但是大明國,數百年來,卻始終嚴禁百姓,與倭國有任何的往來。因此倭國人,為了獲得大明國的貨物,似也只有以入侵沿海,劫掠百姓的方式的獲得。有鑑於此,所以王直,對於大明國,議合的條件很簡單─即是只要大明國,開放海禁,招商互市,而王直,便願意為大明國,勦清沿海的海盜及倭寇,自此讓大明國,沿海省份繁榮,百姓安居富庶,且不再有倭寇及海盜的侵擾。

嘉靖三十七年,大明國的抗倭總兵,胡宗憲,向王直聲稱,他提出的開放海禁、已獲皇上准許;並勸邀王直,到杭州,以共商招商互市,勦清海寇大計。王直,見自己之前,所請的開放開禁已獲准,因此他自本著,自己的信守承諾;便按照之前所言,隻身前往杭州議合。不料,當王直,不帶任何兵將,一到杭州後,卻立刻便被大明國的官兵逮捕。至此,王直,這才知道,大明國的上下官員,居然言而無信,設下的奸計誘騙於他。大明國的官員,這些科舉及第,進士出身的儒生,考試之時,滿口的仁義道德;不過,一旦手握權力,便是滿腹的奸計陰謀,全無信義可言。「科第只收酸腐兒,無壯夫~」正是王直,當年不屑於科舉。不過王直卻沒想到,這些汲汲營營於科舉及第,想當皇上奴才的儒生,一旦當了官;而為了向皇上邀功,以加官進爵,卻竟奸險狡獪,寡廉鮮恥的有如無賴。當然,王直的部將,知道王直被捕後,自又興兵,率倭寇數萬,兵臨沿海。因此,嘉靖皇,這個長年只喜歡吃春藥,並夜夜在後宮,御幼女,以養生的皇帝,一時也不敢將王直斬首;而將王直,發配邊疆充軍,以盼倭寇群龍無首,自會散去。於此同時,當大明國,嚴禁百姓出海,繼續實施海禁之際,而世界的另一邊;西方的歐洲,歷經了北方蠻族入侵的一千年黑暗時代後,正值文藝復興時期。東羅馬帝國崩解,歐洲民族國家開始興起,並競相造船航海,往海上探險。

佛朗機人,西班牙人,相繼東來,開拓海上絲路,以殖民經商;甚至,還有個叫哥倫布的航海家,繞行世界一周,並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繼之,更有荷蘭人,英國人,海上力量,相繼崛起。乃至,為了擴展海外勢力,荷蘭人,英國人,甚至更以舉國人民之力,成立分別所謂的「東印度公司」;一則經商,一則殖民,以掠奪海上利益。至於,嚴禁百姓出海的大明國,此時,則將出海經商的人民,皆視為「通番奸民」;而既不愛鄉愛國,擅自出海,論罪自該當處斬。

大明國,上至皇宮內院的皇帝太監,下至朝廷的百官群臣,這些封建帝國的治者們,自是想把大明國的百姓,全圈在海疆之內的圍欄裡。因為,對這些集權統而言,大明國,天下的寸草寸土,無非都是皇帝的財產,包括人民百姓;其實也都算,只是皇帝,養於自己土地上的雞鴨牛羊。乃至皇帝太監,百官群臣,及王公貴族,一應生活的豪奢淫樂,及所有的花費,更都得從人民百姓,這群雞鴨牛羊的身上剝削而來。因此,當皇帝,歷經血腥殺戮,逐鹿中原,奪得天下後,自是得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忠君思想,來灌輸百姓人民,箝制其思想;再兼以嚴刑峻罰,脅迫百姓,好讓天下百姓,盡成其奴隸順民,以供其雞鴨牛羊的血肉。當然,光靠皇帝一個人,及其皇親國戚家族,是管理,剝削不了這全天下的私人財產。因此皇帝,這最高的集權統治者,自得創建所謂的「科舉制度」,以考試,來遴選最「忠君」的百姓;並且讓他當官,以加入統治階級,成為皇帝的奴才,幫他管理天下雞鴨牛羊的財產。科舉制度,遴選出來的皇帝奴才,當一個人有了權力,總難免會有點私心,想偷雞摸狗,循私舞弊,賺得更多;因此,官員,勾結地方士紳惡霸,剝削百姓民脂民膏,其實這也算是人之常情。

至於皇上,對於此,自也能睜隻眼閉隻眼,讓自己的奴才,偷殺幾隻雞鴨來吃。亦即,乖乖的待在鐵幕圍欄內,被貪官污吏剝削,這才是忠君愛國;不過,倘或想出海經商謀生,這可就是罪大惡極的叛國。正是,極權統治的鐵幕之內,倘或有雞鴨牛羊,居然有自己的思想,而且還想逃到圍欄外去,賺自己的財產;而這,就不是皇帝及其權貴統治集團,所能容忍,自非殺之不可。正是如此,所以大明國的海禁政策下,率海之濱,四海之內,無非都是皇帝的財產;也唯有皇帝及其統治集團,可以聚斂財富,及分配財富。至於王直,這一個,連科舉考試,都不去參加的平民百姓,居然敢擅自跑到鐵幕的圍欄外,去經商賺取財富;可謂大逆不道,侵犯統治者的皇權,自當處死。只不過,正是嘉靖年間,大明國的吏治腐敗,官員貪污索賄成習;而這倒讓王直,被捕後,又有了逃脫的機會。

王直,被捕,發配邊疆充軍兩年後,大明國海疆,倭寇為患越發猖獗;甚且無人號令,致使海盜劫掠,烽火更四起。二年來,王直的友人,藉機以巨金攏絡官員,賄賂的對象,甚至,高達嘉靖皇身邊的皇位繼承人─隆慶太子。隆慶太子,雖貴為皇位的繼承人,不過紫禁城內,爭奪皇位的宮廷鬥爭,一向劇烈。因此隆慶太子,更需以龐大金錢,來攏絡宦官與掌權的朝臣,以鞏固其大位。王直的友人,以巨金收買官員,得以覲見隆慶太子。正值隆慶太子,需錢恐急,而王直的友人,便以百萬巨金,進獻隆慶太子。加之,王直,被捕二年,但海疆的倭患,卻越演越烈,大明國,舉朝文武百官束手無策。因此,王直的友人,便進言隆慶太子,說王直允諾;假如得以出獄,那他將為大明國,消除海疆的倭寇之患,且年年都將進獻巨金。隆慶太子,既得巨金,又得王直允諾,便於嘉靖三十九年,於死牢中,覓得一個與王直,外表頗類似的死囚;而後,便偷偷縱放王直出獄,並以那死囚,頂替了王直被斬首。至於王直,出獄後,由於顧及自己,先前對隆慶太子的允諾,所以他並未再回到日本國,與倭寇為伍;而是,選擇在福建的沿海小島,隱姓埋名,自此也遠離了殺戮。六年後,嘉靖皇,已死,隆慶皇,即位。而六年的時間裡,王直,為了信守自己的承諾,與彌補自己,引倭寇入侵大明國沿海,對百姓,所造成的殺戮。因此,王直,雖隱居於福建海外的中左所島,不過卻仍以其海上的勢力,致力於消除倭患。

隆慶皇,即位後,隆慶初年,即接受王直的建議,並於福建漳州的月泉港,開放海禁,允許百姓出海經商;不過卻仍嚴禁,與倭國人往來。至於,王直,居於月泉港外的中左所島,此時便以地利之便,先是開拓了月泉港,到大員島(今之台灣)的航路;而後便又在大員島的沿海,建立貨倉。大員島的貨倉,一建立,如此一來,儘管倭國人,無法直接到大明國,做買賣;然而倭國人,所需的大明的貨物,卻也盡能在大員島取得,變成了以大員島轉運的間接互市。況且,王直,在日本國平戶(今之日本長崎)的龐大事業,與船隊,此時也由他的義子李旦經營。因此,整個日本國,所需的大明國貨物,此時更幾近九成以上,都是由王直,所供應。由此,王直,建立的,漳洲月泉港,大員島,日本平戶,這三個點,所構成的海上貿易,自此,確實也有效的消弭海上的倭寇之患。而這也正是,因何,自大明國,開國以來,乃至盛世時期,數百年間,始終為患沿海的倭寇;反而,到了大明國,國運衰弱的萬曆年間,倭寇之患,卻顯著的減少。.....xxx


王直,如今已是個年近百歲的古稀老人,不過,此時他已改名叫汪曲。凜冽的北風吹襲著蒼蒼白髮,但見汪曲,佇立於中左所島的碼頭邊,遠望顏思齊搭船出海;而其枯瘦老朽的身影,回想往事,更不覺百年蒼桑。王直,思及自己年輕之時,為了拓展海上事業,為了強迫大明國開放海禁,招商戶市;甚至,海外招兵,興兵與大明國作戰。然而,這最後的結果,卻是自己家破人亡,而戰亂的殺戮,更也導致無數無辜百姓,同樣妻離子散。可到頭來,不但大明國,未開放海禁,反而海禁更嚴,沿海百姓生活,更苦不堪言。乃至,這半生飄泊海上,半生歸隱,歷經了兵戎殺戮、與隱姓埋名的人生後,而王直;這才終悟得「木頭剛直,則易折。流水柔曲,則能生巧」的道理。因此,後來,王直,便將自己改名為汪曲。中左所島的碼頭,近年來,王直,更發覺,由西方而來的紅毛人,船隊越來越多;且船艦的火炮,武力,更是配備越來越強。相較於大明國,吏治腐敗,國運日益衰弱,且海禁仍嚴,因此,倭寇之患雖稍減,但王直,更擔心的,卻是西來的紅毛人;其或將在不久的未來,可能給大明國的沿海百姓,帶來更大的災難。當然,王直也知道,以自己的古稀之齡,是再也看不到這災難的到來;而他更再無力,為大明國的開放海禁,付出努力。於今,王直,遠望著顏思齊,搭船出海,在他蒼桑的眼裡,也只有盼望。畢竟,這半生以來,王直,只覺自己一身的罪孽,而今他也只能盼望未來,顏思齊,能為大明國的沿海百姓,找出一條生路來;以代他贖償這一身,犯下的殺戮重罪。....X X X

「歷史考証:王直。明朝安徽歙縣人,日本史料稱其為"五峰船主",因其外祖家姓汪,因此也有史料稱其為汪直。明朝嘉靖二十年,王直趁著海禁稍鬆弛之際,與友人到廣東沿海,私造雙桅海船;並從事硫磺,硝石生絲棉布等朝廷禁運的商貨買賣,頻繁往來於日本、暹羅(今之泰國),西洋諸國間經商,賺取暴利。嘉靖初年,活躍於閩浙沿海的走私海商,主要有兩股勢力,一為閩人李光頭集團,一為安徽歙縣的許棟集團。王直與許棟同鄉,因此加入許棟的海商集團。許棟,初時與佛朗機人合作,後又與倭國人入夥。後來,許棟及李光頭,被明朝勦滅,王直便取而代之,迅速成為沿海流民及海商的領袖。王直,初時率流民北上,到浙東沿海屯墾,建港。後因,勢力坐大,且違海禁,被明朝派兵清勦;於是王直,只好將基地,遷往日本平戶發展。王直,先是以日本薩摩州的松浦津為基地,造巨艦,連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馳馬;並在平戶,建造巨大中國式房屋,掛起徽王的旗號。此時日本平戶一帶,隨王直定居的中國人,至少三千人,港口,更隨時都有三百人的大船,進出。而王直,便以此為基地,吸收反明勢力,並招日本浪人上船,興兵中國沿海,迫明朝開放海禁,招商互市。....嘉靖三十七年,明朝,負責沿海抗倭重任的胡宗憲,以開放海禁,勸慰王直,到杭州共商招商戶市事誼。王直,表示願聽從其令,並助明朝勦清海寇。不料王直,一返回杭州,即被誘捕,但王直海上勢力龐大,嘉靖帝,不敢將之處死;便流放邊疆充軍。及至,嘉靖三十九年,王直被處死。....不過,民間盛傳,王直,並未真被處死,而是改命換姓,隱居東南沿海的小島;且直活到一百多歲,才壽終正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