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失去歷史記憶的河洛人

 

『不肖子孫!難道你認為我拚死抗清,是在抗爽的嗎?河洛中原古文明,僅存於閩南,捍衛中華歷史血脈,我河洛人責無旁貸。一旦滿清入關,統治中國,那我中華之民失去的,將不只是江山。不但頂上的頭髮都要失去,要剃髮結辮,有如蠻夷。身上穿的漢人服飾,也將改成滿人袍服。而一國之民,倘失去了自己的歷史文化,那就有如一個人從此只能被牽著鼻子走,變成了處處低人一等,只能受人屐指氣使的奴僕。而這豈是我河洛人子孫,該有的處境!是以,當神州大陸已淪陷,我率兵渡海到台灣。無非就是要延續我中華之民的歷史血脈,讓我河洛中原古文明,得已在這海島上,繼續繁衍生息...這一切,難道學校的老師,都沒教嗎?那老師在學校,到底教了你們甚麼?』與神同行於四維時空,置身歷史洪流之中,眨眼過了千年。眨眼之間,顏程泉恍若明白了甚麼。是的!顏程泉終於明白。明朝末年,儘管明朝的漢室江山,已如大廈將傾。何以國姓公卻仍率領二十河洛大軍,誓死抗清!因為歷史文化的記憶淪喪,那就如一個國家民族失去了靈魂,其子孫後代也都將失去尊嚴,而成為他人奴役驅使的奴僕。...xxx

 

 

西元2021年。鎮平庄靜謐的夜,稻田中的蟲鳴,溝渠中的蛙叫聲盈耳。一盞檯燈照著牆壁的處處斑駁,四十幾年的老宅斗室內堆滿雜物。且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獨坐燈影中,面對著眼前紙箱上擺著的電腦螢幕。正是從一場夢中幽幽轉醒,夢中好像還是一個剛從高中畢業的高中生,猶似還在燒教科書。誰知夢醒之後,顏程泉才發現自己已然年過五十,早是視茫茫、髮蒼蒼,而齒牙動搖。窮途潦倒一生,唯居於斗室內敲打電腦鍵盤,孓然一身的書寫著,關於河洛人的故事。『不肖子孫!難道你認為我拚死抗清,是在抗爽的嗎?...我率兵渡海到台灣。無非就是要延續我中華之民的歷史血脈,讓我河洛中原古文明,得已在這海島上,繼續繁衍生息...這一切,難道學校的老師,都沒教嗎?那老師在學校,到底教了你們甚麼?』夢中國姓公的話,言猶在耳。夢醒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雖身為河洛人,幾乎卻再無人知道,河洛人是甚麼東西?於是視茫茫髮蒼蒼的顏程泉,不禁在黑夜中長嘆,敲打著鍵盤。於電腦螢幕中,寫下:

「學校裡的老師只教我們,政府的統治者,要他們教的!滿清時代,因為反清復明,所以我們河洛人,是天天造反作亂,又喜歡械鬥的亂民。日本殖民時代,我們河洛人,變成是台灣的支那人,叫台支,是日本人眼中貪財怕死的低賤生物。國民黨統治時代,為了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所以我們河洛人不能講黃帝的語言,中原的河洛話。只能講蚩尤的語言,中國的邊疆語言─國語。然後到了民進黨統治的時代,為了脫離中國獨立建國,所以他們把我們河洛人,變成了台灣土著。他們說我們河洛人的祖先是南島語族,不是來自中國。然後他們還認賊作父,把荷蘭人殖民時期的傳教士,教他們的羅馬拼音字,創造了甚麼台羅拚音字。而且還打算要用它來取代我們河洛人,自古以來使用的漢字...」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或因長期書寫關於河洛人的故事,朝夕心之所繫,時日既久。以致夢裡,顏程泉竟夢見被庄裡的國姓公,帶到軒轅黃帝的時代去遊覽了一番。由於夢中的景象太過真實,其栩栩如生猶在眼前。且記得所遊之地,似叫軒轅之丘,就再黃河與洛水的匯流之地。而且軒轅黃帝似乎打算在那裏建都城。夢醒之後,好奇心驅使之下,顏程泉即敲打鍵盤,在網路艘尋引擎上搜尋關於「黃帝的都城」。搜尋的結果中,還真的出現了有幾條關於黃帝都邑的新聞報導。顏程泉點開了一則去年2020年五月的新聞連結。但見其內容寫的是,關於河洛古國的出土:

【「考古的故事」 河洛古國 證實 黃帝都邑的存在─2020.05.16新華社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位於黃河與洛河交匯流域的河洛地區,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說法,向來被視為中華文明的腹心地帶。日前,中國大陸河南省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雙槐樹遺址的重要考古發現,實證了河洛地區在五千三百年前後這一中華文明起源的黃金階段的代表性和影響力,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也表明以雙槐樹遺址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確確是黃河文化之根。」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表示。

 

文明傳承五千年。雙槐樹遺址位於黃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匯流入黃河處的河南鞏義河洛鎮,當地專家經過多年考古發掘,確認是距今五千三百年前後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遺址,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專家也一致認為,該遺址是迄今為止在黃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這一中華文明形成初期階段,發現的規格最高、具有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其社會發展模式、承載的思想觀念和諸多凸顯禮制和文明的現象,被後世所承襲和發揚。...

「河洛古國的地理位置和所處時代太重要了,伊洛匯流後在這裡匯入黃河,遺址呈現出的景象與內涵,契合了《易經》『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的記載。」李伯謙認為,不排除雙槐樹遺址是黃帝時代的都邑所在,至少是早期中國的醞釀階段。「這是一處經過精心選址和科學規畫的都邑性聚落遺址,周邊的青台、汪溝和洛陽的蘇羊、土門等多個遺址,特別是西山、點軍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組成的城址群,對雙槐樹都邑形成拱衛之勢。」王巍說...】

 

 

「河洛古國,考古出土!」原本顏程泉以為自己只是在作夢,萬萬沒想到夢中所見,居然是真的。包括以陶罐排列成北斗九星的位置,埋在都邑的地下,居然也是真的。因夢中置身歷史洪流之中,打從軒轅黃帝以降,中國歷朝歷代更如浮光掠影般,恰似歷史長河滔滔奔流,從顏程泉的眼前掠過。感觸於夢中所見,為爭奪中國江山,一場又一場的兵荒馬亂。兵荒馬亂中,河洛人從中原到閩南,又從閩南流離到台灣。時至今日,台灣大部分的河洛人,居然都已遺忘自己是河洛人,更遺忘關於河洛祖先的歷史。於是顏程泉敲打鍵盤,有感而發,在故事中寫下:

 

「台灣的老一輩,都慣以河洛人自稱。所以河洛古國當就是我們河洛人,最古老的故鄉。五千三百年前,河洛人就已在中原建國,即今之河南省。唐初開漳聖王陳元光,唐末開閩三祖王審潮、王審邽、王審知,率河南光州固縣兵民,二次軍事大移民至閩南。河洛人就此生成。明末清初,開台聖王鄭成功,則又率閩南河洛人,唐山過台灣。

千年以來,河洛人的祖先,不曾忘記自己是河洛人。後代河洛人子孫,當也不該遺忘。雖說今日,我們生長在台灣這海島,但河洛人紮紮實實,確實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更是人類古文明的締造者。自古以來,河洛人在中國歷史上,更皆扮演著重要且特殊的角色。漢唐的路上絲綢之路,宋明的海上絲綢之路,皆可謂河洛人所締造。宋末,張士傑、陸秀夫、文天祥,三忠公率河洛子弟兵,拚死抗元。明末,鄭成功率河洛人組成的鄭家軍,抗清。為了捍衛漢室江山,河洛人的祖先,可謂慷慨激昂,從不退縮。

寄語台灣的河洛人子孫,切莫妄自菲薄,終日崇洋媚日,還高喊甚麼脫亞入歐。甚至還想造甚麼台羅拼音字,來取代漢字。有的,還想拋棄河洛人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變成台灣土著。只能說,河洛人的下一代子孫,真的是在台灣被洗腦,洗到變腦殘...」

 

 

悶熱的農村夏夜,就算電風扇已經開到最強,光坐在電腦前面,還是人熱得汗流浹背。腸枯思竭之時,頭腦發熱之際,顏程泉總慣趁著夜深人靜,獨自穿過空蕩無人的村莊,前往大河溝旁的堤岸走走散心。自去年2020年初開始,這一年來,感覺生活苦悶的,已然不僅是像顏程泉這樣的窮途潦倒之徒。因為一場稱為新冠病毒的流感的爆發,去年初在中國武漢爆發後,即快速的蔓延全世界。只因此變種的流感病毒,不但無藥可治,且感染者的死亡率又高。所以自去年以來,全世界已然有數十億人都感染病毒,更有數百萬人因此而喪生。整個世界陷入的恐慌,直不亞於經歷一場世界大戰。各國政府紛紛發佈國家疫情警戒,要求國民不能旅遊、不能聚集;甚至不能出門,成天只能宅在家裡。城市成了不見人影的空城,商業活動幾乎都停止,每個人更都成了蒙面俠,無論何時何地,臉上都得戴著口罩。而且這場流感的瘟疫,影響到的不只是人類的生活而已,包括神明也都受到嚴重的影響。譬若,這夜裡,當顏程泉有如一道黑影,穿越過村莊的巷弄,經過庄內的國姓公廟時,就見到國姓公廟的廟門,三開廟門皆緊閉。

 

廟宇日夜香火繚繞,且廟內有眾神守護,向來最能安定人心。而神明「有拜有保庇」,更不會拒信徒於千里之外。就說庄內國姓公廟,向來也總是無論日夜都大門敞開,顏程泉從小到大,也沒見其關過廟門。但因新冠流感疫情的爆發,政府發佈三級警戒,除了不准五人以上聚集,更嚴禁人民入廟內拜拜。所以庄內的國姓公廟,不但夜晚廟門緊鎖,甚至連白天,廟門外也都圍起了黃黑相間的警戒欄杆,禁止村民進入廟內。這下!因瘟疫的爆發,可是連得神明都成了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更遑論要保庇人民。經過空蕩的廟埕之時,僅見一桿黑令旗,孤單單的掛在竹竿上飄搖。往廟埕的左手邊望,那是庄裡一片幾已成廢墟的老舊磚瓦房。因為古老的磚瓦厝房屋低矮,巷弄狹窄,現在的車開不進去,連摩托車幾也無法通行。因交通不便下,大多都已被廢棄而無人居住,三更半夜經過,更讓人感覺其荒涼。其斷垣殘壁,寂靜空蕩,更恰有如古代殘留下的遺跡一般。然顏程泉記得,以前庄裡那個總喜歡在牆上畫畫,被叫憨吉的智障,應就是住在那一片老厝的巷弄內。

因為智障的憨吉,兩個眼睛總往上吊吊的,讓人看了有點害怕。所以顏程泉小時候,每次放學回家,經過舊國姓公廟之時,總會提心吊膽的,往廟旁邊的那小巷弄張望一下。當然經過了三四十年的時間,廟旁那一片磚瓦老厝都已被廢棄;而那個憨吉應也早就過世。然因剛剛夢裡,夢見了倉頡用畫畫的方式在造形字,使得顏程泉忍不住想起了庄裡那個,也習慣在牆上畫畫當字的智障憨吉。此時行經廟埕之時,顏程銓自不免又往那早成斷垣殘壁的廢墟,望了一望。腦子裡更不禁唏噓,想及─

「有沒有進步,還是很重要的!畢竟就如同倉頡般,五千年前,倉頡是個造出象形字的聖賢。但如果五千年的時間過去都沒進步。那五千年前的聖賢與造字天才的倉頡,五千年後,就會變成是我們庄裡,那個叫憨吉的智障。終日只會在牆上塗鴨畫畫,寫象形字,卻不會寫漢字。唔!而中國不就也是如此!從漢朝到清朝,差距二千年的時間,但漢朝根清朝,有甚麼不同。幾乎沒甚麼不同。也就是漢朝到清朝,二千年的時間,中國幾乎就連一點進步都沒有。於是五千年的創造人類古文明的中國,到了滿清末年,卻變成了全世界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任人宰割與欺凌。何以如此?...」

 

「唔!為了捍衛中華子民的歷史文化血脈,與傳承中原文明的香火,我河洛子民,拚死抗元抗清,確實可歌可泣!此等忠孝節義、尊崇傳統儒家思想價值,確實也值得感佩。而我河洛人,於漢朝張騫通西域後,開創中國、經西域,通往歐洲的漢唐絲綢之路。唐朝移民閩南後,又開始造大船出海經商,開創了宋明的海上絲綢之路。國姓公說;"這是河洛人喜歡賺錢,不怕死!"...這樣的說法!卻讓我不敢苟同。應該說是,這是河洛人比之中國其他族群,更具創造性與思想開放。所以勇於改變現狀,勇於冒險,與接受新思想。所以敢於牽著駱駝,走過無垠沙漠,前往陌生國度。更敢於造大船,涉滄海波濤,經商販運。簡而言之,在中國歷史上,河洛人扮演的角色,通常總是引領中國走向開放與進步。但中國自古以來,總是很容易自我封閉,與關起門來當皇帝。寧可在儒家思想與四書五經的圈禁之下,抱殘守缺。是的!國姓公也該換換腦子,該有新思想了。否則恐怕就要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新時代,變成另一個智障的憨吉...」昏濛濛的路燈拉長了身影,行經廟埕,望著廟門緊閉的國姓公廟,顏程泉滿腦子胡想。這才想說國姓公不思進步的話,可能在這個時代變智障。說也奇怪,三更半夜之時,顏程泉才經過廟埕,忽見一片滾滾白霧,從大河溝的方向有如潮水般湧來。

 

照理說,春天暖熱交替之時,這臨海的村莊,才容易出現濃霧。而悶熱的夏日,應該是不會有霧才是。陡見白茫茫的迷霧迎面而來,這可讓顏程泉感覺有點驚訝。畢竟剛剛夢裡,夢見被國姓公帶到了五千年前的遠古世界,已然讓顏程泉感到驚愕。此時,誰知一旦走入迷霧之中,又會遇見甚麼怪事!這不!顏程泉才走入迷霧之中,眼前所見,不知何時,大河溝旁竟變成了一片墓碑林立的墳場。荒草漫漫中,更見許多的人影,或拿鋤頭或拿鏟子,像是在挖墳。詭異的是,見那些忙碌的人影,竟是各個額頭光禿,腦後結著長辮,模樣看似清朝時候的古人。甚至還有馬匹在迷霧中嘶鳴。還聽見有人叫嚷著:『喂!大家勤快點!蘇納海大人的命令,可不能打折扣!定要把那海逆鄭成功的祖宗八代,都從土裡挖出來!一個都不能漏掉,就是要刨根挖底,剷平他鄭家的祖墳。再將其曝屍遊街,好讓他鄭家斷子絕孫...』。

 

 

arrow
arrow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