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二十)·諭鄭芝龍
原文(明朝同安縣令曹履泰):崇禎元年(西元1628年)
  本縣生平心事,以真實待人,並無一點浮游,真可以對天而質人者也。矧有地方之託,稱民父母,其肯改素心,而以虛誕從事?蒞同以來,已更四歲。其為百姓所知,不待言也。屢閱來揭,爾為俞總兵所激,本縣亦已詳悉。爾果實心效用,芟除夷寇,地方享一日之安,豈不甚願。但事有可為、有不可為者。如爾所稱水操遊擊,此朝廷選授之官,非撫按所得而主也。譬如府州縣令,撫按得安薦劾;非請旨,撫按不得而陞降也。今爾求之不得,輒思自泉而興、而福,一路騷動。何所不為?然有害於無辜之百姓,無益於一己之功名。且愈決裂,事愈不可收拾。益非所以自為地矣。為爾之計,只宜解散。立功將來,前程自不可量。正不必一蹴而求顯榮也。予為地方父母,故以忠言勸勉。其清夜思之。毋忽。
------------------------------------------------------------------------------------------------------------------------------------------------------------
------------------------------------------------------------------------------------------------------------------------------------------------------------
白話翻譯:

本縣令,生平心中想的,只是以真誠樸實對待別人,並沒一點輕浮隨便,這是可以無愧於天,或是可以去問問他人的。況且現下又有地方託附於我,而我也把百性當成父母一樣的看待,所以我豈又肯改變我一向的做人處世態度,而荒唐隨便的做事?~我到同安縣當縣令以來,至今已經四年了。所以我的為人,百姓也都明白,這也就不用再多說。幾次看了你鄭芝龍表明心意的來信,你說你是被俞總兵所逼迫,才不得不率盜夥攻擊水師,關於這些,本縣令現在都已知道詳情。假如你是真心的想報效朝廷,以及鏟除紅夷人及海盜,好讓地方可以重享安寧,而這豈又不是我的願望。只是有些事情我可做主,有些事情我卻無法做主。譬如你所說的,想要一個水師軍"游擊將軍"的官銜,關於這個,這是朝廷所選用任命的官,所以也並非是巡撫大人所能做主的。譬如知府、州官、縣令,這些官若是要升遷,巡撫大人也都得按照考核的程序,舉薦上去;而假如沒有朝廷、下的聖旨,巡撫大人也是不能隨便升級或降級官員的。今日,你鄭芝龍因求不到官銜,便想著要從泉州興兵,而給自己找機運,便一路造成百姓不安;而這就是所謂你不該做的事!!~畢竟你這樣興兵做亂,為禍無辜的百姓,對於自己想求取功名來說,是一點幫助也沒有的。而且你越是興兵做亂,越是與朝廷決裂,事情也只會越來越無法收拾;而這樣,更不是你所能達到目的的了。如今你鄭芝龍最好的辦法,就是應該將你的盜夥解散;並且將來找機會立功,而你的前途自無可限量。正是所謂,不要想著一步登天,就可以求取功名富貴。我做為一個地方父母官,所以誠心的告訴你這些話。希望你在寧靜的夜晚,自己能好好的想一想。且不要忽視這些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