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624年春,明朝天啟四年,黑水溝的澎湖群島,荷蘭紅木埕要塞。「一方人,為了保疆衛土,不容海疆被侵犯。一方人,仗其堅船利砲,不遠千里而來,為了謀求更大的利益。一方人,是東方的古老帝國,謂之天朝上國的中國。一方人,則是歐羅巴洲新興的海上強權,稱之荷蘭國。有如兩隻猛獸,狹路相逢,互不相讓,毫無轉寰。在智慧增長以前,面對此利益衝突的局勢,人類似乎也只有有如獸類般,彼此以性命相博。兩虎相爭,成王敗寇,看來已勢不可免...」。滄溟汪洋的黑水溝,平湖港外海,戰雲密佈。正是。這一方,是大明國最強的福建水師軍,為驅離佔據澎湖的荷蘭人,傾巢而出來到澎湖。波濤湧動的海面上,但見約二百艘的掛簾戰船雲集,寫著「明」字的旌旗,遍海盡是飄揚。前鋒的哨船,主力的鳥船,配有多門大砲的砲船,放火的火船,衝撞的龜船,搶灘登岸的搖櫓船...。約兩百艘的各式戰船,載運水師官兵約萬餘人,由福建總兵俞咨皋,領兵親征;好不一派軍容壯盛,勢在必得。而那一方,佔據澎湖的荷蘭人,則在平湖港,據城而守。港口內,扣除劫奪來的數十艘貨船與漁船,則有荷蘭戰艦七艘;加上紅木埕要塞的荷蘭守軍,則約有荷蘭官兵千餘人。

大明國有上萬水師大軍,及二百戰船,看似聲勢浩大;兵力,幾超過荷蘭人的十倍。照理說,我方十倍於敵方兵力,就自古以來的陸戰而言,已足以將敵方四面八方,團團包圍,予以殲滅;理當是勝卷在握。然而海戰與陸戰,卻是不同的兩回事。海戰攻島,原本不容易。由海攻陸,更需得有敵方七倍兵力,方能彼此抗衡。而且這還是就雙方的武器,火力相當而論。所以福建總兵俞咨皋,率領了上萬水師大軍,來到澎湖外海;縱是十倍於荷蘭人的兵力,卻仍是不敢輕敵。這二日,福建水師大軍的龐大艦隊,亦始終只停泊在澎湖外海,並未對岸上的荷蘭人,採取強攻。畢竟,福建水師,對上荷蘭艦隊,除了月前在鼓浪嶼的港口,以下毒迷昏荷蘭官兵,再以戰船偽裝漁船偷襲,成功擊毀一艘荷蘭戰艦外。其餘,這二年來,福建水師遇上荷蘭艦隊,幾都無法與其抗衡。甚是前年底,只有二三艘的荷蘭戰艦,來到大明海疆劫掠,便能一舉殲滅,二十幾艘的福建水師艦隊。主要的原因,並非是官兵多寡,或是戰船的多寡;而是雙方的武器火力,相差懸殊。就見泊在澎湖外海的福建水師大軍,雖是戰船二百艘。可由於大明國百年來的禁海令,嚴禁百姓造三桅以上的海船。所以連得大明水師軍,亦盡無三桅以上的大海船。就說統率俞咨皋坐駕的帥船,亦僅是一艘老舊的二桅掛簾戰船,長不及百尺。而這,與荷蘭人動輒二百尺以上的新穎戰艦相較,更直是相形見絀。

反觀,據城而守的荷蘭人這邊。雖然港口的戰艦,僅有七艘。但每艘荷蘭戰艦,卻都配備有三四十門的火砲。七艘戰艦加總的火砲,約便有二三百門。另外,紅木埕要塞的每個角城與城上,亦裝配有約三十門的火砲,對準港口的海面。尤其更令人畏懼的是─荷蘭火砲,可謂世界無敵,一砲不但可打數十里遠,而且火砲威力大又精準。簡言之,這港口的七艘荷蘭戰艦,再加上要塞城上的火砲,約三百門上下的火砲,直有若銅牆鐵壁般。恐是連一隻飛鳥都無法飛過,更別說是大明國的戰船想靠近。正是如此,面對中國海軍,龐大艦隊的挑戰;而荷蘭艦對這邊,倒也平靜,看似有恃無恐。紅木埕要塞,城樓最高處的瞭望台上,此刻就見荷蘭艦隊司令雷爾生,手持單筒望遠鏡;正朝海面遠處的遍海中國艦隊,極目瞭望。雷爾生的身旁,則是有一干隨艦隊的商務官員。只見雷爾生,頭戴插有鴕鳥羽毛的寬邊帽,一雙碧綠的虎眼炯炯,肅穆的一張馬臉上,更猶似帶著宛如北風般的凜冽殺氣。縱然瞭望鏡中,眼見中國海軍艦隊,數量龐大,但雷爾生的臉上,卻也毫無懼色。僅見其八字鬍下的唇角微揚,猶似自言自語,語帶輕篾的說『哼~這些中國人,真是不知死活。仗著他們人多就有用嗎?上帝給他們上天堂的活路,他們不去,反要與上帝作對,自己遠擇地獄之路。今日,千里迢迢跑到這裡來送死,還真是辛苦他們了!』。

紅木埕要塞,隔著海的另一邊。福建水師艦隊的帥船上,統帥俞咨皋,亦正在船樓的瞭望台上;用瞭望鏡,望向平湖港與岸上的紅木埕要塞。雖見港口空空蕩蕩,僅有七艘荷蘭戰艦,列陣以待。相較於福建水師的兩百戰船與上萬船兵,更顯得兩軍對陣,敵寡我眾。縱是兩軍軍力,看似相差懸殊,但總兵俞咨皋,卻也不敢輕敵強攻。十艘航速快的哨船,與五艘戰力較強的主力鳥船,組成的前鋒軍,正由外海,漸航入平湖港內。海面一望無際的遼闊,並不若陸地上有山川樹林,或土丘可做掩蔽。所以此方一有行動,彼方亦可從瞭望鏡中,立時察覺。此方大明水師軍,戰鼓聲隆隆聲中,既已派出十數艘的戰船,欲進入平湖港的港灣。而彼方的荷蘭艦隊,當即亦有警覺,一時號角聲此起彼落,準備應敵。就見七艘荷蘭戰艦,漸擺成雁飛陣勢,並將船舷側的火砲,盡從砲窗口推出。兩軍面對面擺開陣勢,霎時平湖港灣中,戰事一觸即發。兩軍箭拔弩張之勢,恰有如箭在弦上的氣氛緊繃。

雷爾生與一干荷蘭商務官員,站在紅木埕要塞的城上,以望遠鏡觀戰;但見人人臉上筋肉緊繃,神情嚴肅。畢竟荷蘭國的艦隊,縱橫世界海洋,近十年來,幾是戰無不勝;甚是同為歐羅巴洲的海上強權,包括西班牙人葡萄牙及英國人,亦皆敗於其手。但中國,乃是自古以來稱霸東方的霸權國家。此次中國派出聲勢浩大的艦隊,來到澎湖,光見那遍海的船帆與旌旗,亦使得雷爾生與一干荷蘭,不免心存戒懼,不敢輕敵。"轟隆~"眾人猝不及防,海面陡然聽得一聲砲聲巨響,頓讓雷爾生與一干荷蘭官員,陡然嚇了一跳。因為海面上兩軍相距尚遠,似還不到開砲的時候。乍聽得砲響,眾人的望遠鏡,忙往海面搜尋,想知道到底是誰開的砲。『開砲了,是誰開的砲?!~是咱們荷蘭艦隊,還是中國海軍?!』眾荷蘭商務官員,一陣慌亂詢問中。這時只見雷爾生手持望遠鏡,鎮定的回說『大家不必緊張。是中國人先開的砲。居然雙方相距還這麼遠就開砲。哼~我倒想看看,這中國人的火砲威力如何?!』。

雷爾生的話才講完,就見中國海軍,十幾艘戰船組成的艦隊,前方海面,不滿一里遠之處;倏忽像是有什麼落海,激起了一片水花。想當然爾,應就是中國海軍所開之砲,砲彈落海,激起的水柱。單筒望遠鏡中,見那砲彈海激起的水花,頓卻讓雷爾生,恍若鬆了一口氣般,哈哈大笑起來。直笑說『哈哈哈哈~~中國人這麼遠就開砲,我還以為他們火砲的威力,有多強大。哈哈哈哈~沒想到,中國人的火砲,弱得就像是老頭子在尿尿一樣,打不出一里遠,就落海了。哈哈哈哈~~中國果然就是一隻紙老虎而已。就算他們船艦再多,人再多,也只是表面上唬唬人而已,根本不足懼』。既看破了中國海軍的手腳,心知中國人多勢眾,也不過就是隻沒牙的紙老虎。一時雷爾生,雄心大起,陡然放下望遠鏡,便喝令城牆上砲台的砲手說『弟兄們,給我瞄準中國人的船隻。開一砲給他們看看。好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荷蘭國的火砲!!』。

要塞城上的砲台,距離航入港灣的中國艦隊,少說有幾十里遠之遙。但砲台的荷蘭兵,聽得雷爾生下令,卻也不敢怠慢;立時裝填火藥及砲彈,朝著遠方海面的中國艦隊,開了一砲。"轟隆~"宛如驚天動地的轟然一聲巨響,一枚俱力萬鈞的砲彈,陡從冒煙的砲口疾射而出。儘管城上的砲台,距離港口的中國艦隊,尚有幾十里遠。但這枚荷蘭火砲,疾射出後,不偏不倚,居然就落在十幾艘中國船艦之間的海面。霎時海上激起一半天高的水柱,砲彈落海掀起的洶湧巨浪,幾乎更要把十幾艘的中國船艦,差點給掀翻。『啊啊~啊~~』出乎意料之外的受到荷蘭人砲擊,頓時中國船艦上的官兵,驚叫連連;霎時,更被荷蘭火砲掀起的巨浪,給顛得東倒西歪。因為這對中國船艦上的官兵而言,的確是出乎意料之外。本來,這十幾艘的水師船艦,進入港灣,原本就並非是要與荷蘭人正面交戰。而是按照總兵俞咨皋的計劃,這十幾艘的水師船艦,進入港灣中,原本只是想引誘荷蘭艦隊出海。

俞咨皋的計劃是─只要將荷蘭艦隊誘引出了外海。一則,水師軍可仗敵寡我眾的優勢,對荷蘭戰艦圍攻;將其在海上個個擊破。二則,只要荷蘭戰艦被引誘出海,那水師軍一方面,在外海與荷蘭艦隊作戰。另一方面則可讓運兵船,趁虛進入平湖港,以順利搶灘登岸。雖然荷蘭人築的紅毛城上,仍有砲台。但俞咨皋心想,只要能有四五千人的水師官兵,順利搶灘登岸。則四五千水師官兵,要攻城,對付紅毛城中的幾百荷蘭兵,應也不是難事。正是基於總兵俞咨皋的盤算,十幾艘的水師戰船航入港灣,本就無意與紅夷交戰。且水師軍亦知紅夷火砲厲害,所以就算是要誘引其出海,亦不敢太過靠近。原本這十幾艘的水師戰船,也是打算,就在火砲不及的遠處,遠遠的開個幾砲,挑釁紅夷。而待引誘得紅夷戰艦前來,這十幾艘航速較快的哨船,便也趕緊調頭,把紅夷戰艦引出到外海。之後,再仗著水師船艦眾多的優勢,如狼群般的群起圍攻紅夷戰艦,以一決勝負。但誰料想得到,雙方船艦距離還有數十里之遙,猛然紅夷,居然從岸上的紅毛城發砲。駭人的是,這紅夷從岸上發的砲,居然能越過數十里的海面,直打到水師艦隊所在的海域。

"嘩啦啦~嘩~"荷蘭火砲砲彈落海,激起的滔天巨浪,直襲捲上了水師戰船的甲板。戰船上的船兵,個個東倒西歪,站都站不穩,人人臉色,更是驚惶的不知所措。或是原本就疏於操練,一面對緊急情勢,整個水師戰船上,就見船兵有如一窩驚慌失措的螞蟻。打舵的舵手,遇到紅夷砲擊,慌得想把戰船調頭逃跑,直往左打舵。但操帆的船兵,卻是慌亂得,成群的直拉船帆右纜繩,欲讓戰船往右轉。縱是船上統兵的將官,聲廝力竭的喊叫下令,可慌亂的船兵,耳裡又那聽得到命令。於是就見這十幾艘的水師戰船,有如海面上的無頭蒼蠅般,左飛也不是,右飛也不是;卻是直在原地打轉。亦不待水師軍的戰船調頭,霎時卻又是聽得一聲轟然巨響。

"轟隆隆隆~轟~"一枚火砲,似從海面的荷蘭艦隊所發,威力更猛;且這次,是直接擊中一艘水師哨船。驚天動地的轟然聲中,就見被擊中的水師哨船,頓是半艘船破碎,煙塵與木碎紛飛。而且擊中船隻的火砲,似又引發船上的火藥。霎時之間,一聲轟然爆炸,火光沖天,頓將整艘水師哨船給炸得粉碎。哨船上的水師官兵,慘叫哀嚎聲不斷,或是落水,或是被炸藥炸得肢體殘缺。頭臚、殘肢、血塊與肉塊,夾雜在爆炸的煙塵中,與船隻的碎木屑齊飛。而這紅夷戰艦,猛然砲擊,自又是讓十幾艘的水師戰船,更是慌亂得,船帆纜繩互相勾連;幾要全撞在一起。

雷爾生與一干荷蘭官員,此時站在紅木埕要塞的城上觀戰,望遠鏡看見中國海軍一艘戰船被擊毀;之後又是整個艦隊慌亂的景象。霎時,雷爾生眉宇飛揚,忍不住哈哈大笑,直說『哈哈哈哈~~你們看。這就是中國的海軍。仗著船多人多,就想唬人。說他們是紙老虎,我看這還太抬舉他們了。哈哈哈哈~~我看咱們也不需要去打他們了。咱們就只要守著在要塞,守在港口,讓他們踏都無法踏上岸邊一步。那這些中國海軍,就算他們有幾百艘戰艦,有幾萬人,恐也都要死在海上了。哈哈哈哈~~我倒要看看,這些幾萬中國海軍,能在海上撐得了幾日。哈哈哈哈~』。正如雷爾生所言。十幾艘中國戰船,在一片慌亂中,終於調頭逃回外海。但守在港口的荷蘭艦隊,卻是聞風不動,連一點想趁勝追擊的跡象也沒有。因為雷爾生,本就精於海戰,更知海戰最困難之處,就是在於後勤補給。畢竟人也不是鐵打的,不能沒有糧食吃食,與淡水飲用。所以一旦補給不足,那再強大的艦隊,也無法在海上長期作戰。況是中國海軍,這數百戰船,上萬人的大軍,遠道來到澎湖,其補給更是吃重。正是雷爾生,亦早已看穿中國海軍的弱點。所以亦早已下令艦隊,不需出海與中國海軍作戰,只要死守港口,不許讓中國艦隊靠近即可。

荷蘭艦隊不出海作戰,亦不追擊前來挑釁的中國船艦;這雷爾生的命令,可卻是真害苦了俞咨皋。二百戰船,上萬大軍,盤桓黑水溝的海上,海洋變態無時,可謂是極其凶險之事。但若是水師軍,揮軍強攻,搶攤登岸。則荷蘭人在港口的戰艦,及城上的數百門火砲,依其威力,要將二百水師戰船盡皆擊沉,亦非難事。因此就算上萬水師大軍,搶灘強攻,最後能成功登岸,恐也不及千人。如此龐大的損失,亦非俞咨皋所能承擔。俞咨皋以前雖也曾聽聞,紅夷的火器厲害,卻未曾親眼所見。甚而俞咨皋有時亦認為,那些滿口誇稱紅夷火器厲害的人,或許可能也只是一些敗戰的官兵,用來為自己推託卸責的藉口。但這日,澎湖一戰,對紅夷火器的威力,俞咨皋可是親眼目賭。望遠鏡中,就見那荷蘭火砲,居然能從岸上的砲台,一砲打幾十里遠;且還精準異常,幾能一砲就摧毀一艘水師戰船。乍見此景,可說俞咨皋的身子,頓時涼了半截。當初仗著水師大軍,有十倍於荷蘭人的兵力,俞咨皋還打著如意算盤─認為就算紅夷火器在威猛,但仗著十倍兵力的絕對優勢,水師軍應也能強攻登岸;並在岸上將不滿千人的荷蘭人給一舉殲滅。然而親眼目賭了荷蘭火砲的威力後,只見俞咨皋拿著望遠鏡的手,不禁開始顫抖了起來;甚至連一身威武鎧甲的雙腿,亦都像是飽受驚嚇之餘,竟也不自主的不住顫抖。

「唔~~這可怎麼辦呀?不是不想戰,不是懼戰,是根本不能戰啊。荷蘭火砲如此威猛,一砲就能摧毀我一艘戰船。岸上,艦上,幾百門的荷蘭火砲,把守在港口,簡直是天羅地網。就算我有幾百艘的戰船,恐怕卻是連一絲一毫的勝算都沒有。這仗可如何打啊!!」「這一戰,既不能戰,大軍已出海來到澎湖,難道就要這樣再撤軍回去嗎?不~要是就這麼沒頭沒臉的撤軍回去。一來,紅夷知我不能戰,這樣往後,紅夷只會更猖狂,更加對我予取予求。二來,此次福建水師大舉出征,耗費的龐大財力物力不說。倘我俞咨皋,就這麼不戰而退,豈不辱沒了我父親俞大猷抗倭名將的聲名。而且要是朝廷怪罪下來,丟了我這總兵的官職,還是小事。怕就怕,恐怕會來我的項上人頭也不保啊...」「唔~進既不能戰。明知不敵,亦不能退。難道這上萬水師大軍,就要一直盤桓在澎湖的海上。這怎麼可能啊。這大軍在海上,一日的補給,耗費可得上千上萬兩的白銀。就算不被荷蘭的火砲擊垮,光是這大軍的補給耗費。只要十天半個月,盤桓在這海上,恐怕我也要不戰而敗啊。這可怎麼辦呀!」....。許多恐懼的念頭,有如洶湧海浪般,不斷湧上俞咨皋的心頭;湧上俞咨皋的腦海。凜烈的北風中,但見年過六旬的俞咨皋,眉頭緊蹙,髮鬚盡白,一張愁眉苦臉的老臉;更是皺得有如卵葩皮一樣。或許是洶湧的海浪讓船隻顛簸,或許是天氣冷,竟見髮鬚盡白的俞咨皋,牙齒打顫,渾身簌簌的顫抖起來;一身閃亮的鎧甲,更是直抖得喀喀作響。

「唔~~要是我也能有個幾艘紅夷夾板船。還是幾十挺的荷蘭火砲。那就好了。倘是我水師軍,也能有幾挺荷蘭火砲。如此一來,整個戰局或許,也就能改觀....」面對毫無勝算的戰局,這個念頭,不斷的浮現在俞咨皋的腦海。老實說,情勢都走到了這一步,對俞咨皋而言,恰就像是病重垂死之人,那怕聽說有什麼藥可救命;大概也都會不顧一切的,但只想求得仙藥往肚子裡吞。而這能夠對抗荷蘭紅夷的解藥,事實上,俞咨皋也知道往那求。即是東蕃島的海寇,據說他們就有紅夷的夾板戰艦,與火力威猛的紅夷火砲。事實上,去年之時,當荷蘭紅夷佔據澎湖,俞咨皋就曾諫請當時的福建巡撫商周祚,聯合東蕃海寇,藉以對抗紅夷。而且當時,俞咨皋確也曾私下派譴了水師軍的王守備,隨同黃明佐到東蕃笨港,向海寇要求聯手抗紅夷。當時海寇首領顏思齊,亦已答應了王守備所請,願與大明水師軍聯手,共抗紅夷。只不過,後來,商周祚卻與荷蘭紅夷議和,還要水師軍派船,帶領荷蘭紅夷到東蕃島去尋找適合的港口;以讓荷蘭紅夷,從澎湖撤軍到東蕃島。當然,大明國與荷蘭紅夷議和,還派水師軍到東蕃島,替紅夷尋找適合通商的港口;欲叫荷蘭紅夷撤軍到東蕃島。這個舉動,自然讓東蕃島的海寇,感到憤怒,認為被大明國出賣與背叛。因此,倘若俞咨皋想再派人,去向東蕃島的海寇求援。而這東蕃島的海寇,既曾被水師軍出賣背叛,是否還願在出手相援;這可就是一個大問號。是以俞咨皋,但想及此,亦不禁躊躇。....

澎湖外海的黑水溝海域。隔了幾日,二百戰船的福建水師大軍,仍盤桓於平湖港外海。幾日來,俞咨皋,陸續又派出幾次艦隊,前去誘引荷蘭艦隊出海。但每次,派出的水師船艦,幾都要損失了一二艘,被荷蘭人的火砲擊沉。然而荷蘭艦隊,卻始終堅守港口,硬就是不出海。這可真是讓俞咨皋,束手無策,連帶的,讓整個泊在澎湖外海的福建水師大軍,似都陷入海面的一片愁雲慘霧當中。蒼穹的星空如蓋,夜晚的籠罩總讓人更感到膽顫心驚。黑水溝波濤洶湧的海面,置身其間總讓人感覺,自己面對滄溟汪洋的渺小與無力。一再的敗戰,與面對官兵弟兄,葬生汪洋。全無勝算的絕望與恐懼,更就像是傳染病一樣,在福建水師艦隊間,快速的蔓延。兩軍對陣,最怕的就是官兵,喪失了士氣與鬥志。因為一旦官兵,軍心渙散,士氣瓦解,那就算是有十倍兵力,百倍兵力;恐也都有如一盤散沙,一 群烏合之眾,風一吹便兵敗如山倒。因此到了這個時候,亦已算是福建水師軍,已然面臨危急存亡的時刻。於是俞咨皋,再不猶豫,就怕再猶豫下去,當士氣盡喪,那恐就是神仙也再難救福建水師軍。當即,俞咨皋,即再召來曾去東蕃島,向海寇求援過的王守備;並其率二艘戰船,前往笨港,再向海寇求援。

「唔~情勢既已如此,看來也只有死馬,當活馬醫了。聽說東蕃島的海寇,不但有紅夷的夾板戰艦。所使用的火器,亦皆是紅夷火器。眼下我水師軍,既是進退不得,既退都是死路。既然都已走到了這絕路上。或許,我也只有厚著這張老臉皮,再去向那些東蕃島的海寇求援。畢竟東蕃島的海寇,亦是我中華之民。當此國家為難時刻,他們當不會見死不救。只不過~~唉~~假如這些海寇記恨。這~這~~可怎麼說啊~~」前一次說聯手共抗紅夷,水師軍卻出賣背叛過東蕃海寇,正是俞咨皋心中所擔心。誰知這些東蕃島的海寇,此次,是否還願出兵相助; 或伸援手,助福建水師軍脫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