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同安血流溝,嘉禾斷人種」

 

陳永華見馬信衝動,卻是快步驅前,趕緊將他攔下。『馬將軍息怒!可喜可賀啊!那老婦之言,正是象徵國姓爺,此行親征台灣,必然開創萬古未有的大功大業啊!』一把攔住了馬信,陳永華說的一番話,卻是令眾人當下更如丈八金剛摸不著頭。因那老婦不但罵國姓爺是掃把星,還咒國姓爺死,這話每個人聽在耳裡可都清清楚楚。怎的陳永華,不但不維護國姓爺,反還說是可喜可賀。卻見國姓爺也沒動怒,僅是一臉的神情凝重的說:『復甫!大家都說你有諸葛孔明之智。為何可喜可賀,你倒說來聽聽?』陳永華不慌不忙,即說:『掃把星,自古以來確實都是凶兆的象徵。那老婦不但罵國姓爺是掃把星,還咒國姓爺死。這更是大凶之兆。但要說大凶,卻還有什麼比得上我軍,現在被困在金廈二島的困境!滿清不惜五省遷界,讓我軍一粒米糧再不可得,更是已置我於死地。此乃大凶至極。此已大凶至極,彼老婦之言又大凶。正所謂物極必反,大凶撞大凶,反成了大吉之兆!所以屬下認為,國姓爺此番親征台灣,必然創萬世未有的功業!』

 

吉凶禍福的徵兆,本就在人的一張嘴。況且這「大凶撞大凶成大吉」的話,還是從有臥龍之稱的陳永華的嘴裡說起,眾人豈又能不信。老婦之言,既是大吉之兆。雖說眾人這下可都鬆了口氣,可又不能說那老婦咒國姓爺死,咒得好。一時氣氛尷尬,眾人也搭不上話。幸好國姓爺明理,縱是臉色凝重,卻說:『今夜咱入庄,只是來聽背後言,一判出兵吉凶。既知大吉,這就夠了。其餘也不必多計較!倒是在那老婦的院外做個記號,明日好召她來,送她幾兩銀子做謝禮!』於是在那老婦的三合院外最做了個記號後,眾人即也離去。

 

隔日過午。國姓爺果然派了衛兵去那村莊,依著門上的記號,將那老婦給帶到了延平王府。那老婦咒罵國姓爺已是心虛,見得衛兵上門抓人,更是嚇得暈死癱軟。及被帶到了延平王府的側廳,老婦更是嚇到魂不附體,整個人顫抖的就像是秋風中的蘆葦。一見國姓爺更是雙膝一軟,就下跪叩頭。卻見國姓爺趕緊趨前,伸手將那老婦扶起。老婦碰到了國姓爺的手,只覺國姓爺的手掌,既粗糙又厚實,就像久經風霜的老樹樹皮一般。一點都不像是富貴人家的手,反倒像是庄裡莊稼漢長年耕種的手。且一不小心,老婦還看見國姓爺的手臂上,居然還有好幾道在戰場留下的刀疤。每道傷疤都像是一條蜈蚣爬在手上,讓人看了心驚。而國姓爺講話也不像是鄉里傳言中的威武宏量,與震懾人心。反是語氣帶著和藹,就像鄰家的男孩般,開口對那老婦說:『阿婆,免驚啦!我只是昨夜從你家門口經過,聽到你在罵我。所以我才派人請你過來,想知道為什麼你會那麼恨我?你儘管講沒關係,我只是想了解,不會為難你!』

 

老婦聽得國姓爺的詢問,一時涕淚橫流。霎時就像五子哭墓般,當面在國姓爺面前,又哭又唱:『國姓爺啊!你聽我說!我原本生有九個兒子四個女兒。大兒、二兒、三兒,十五年前隨國姓爺起兵抗清,三個卻都死在同安屠城血流溝。四兒、五兒,也說要追隨國姓爺中興大明,卻雙雙死在潮州。永曆四年國姓爺來到廈門,六兒隨國姓爺出海,說要南下廣東勤王,卻在海上遇到颱風葬身魚肚。清兵趁國姓爺南下勤王,攻佔廈門血洗屠殺,不但姦殺我的四個女兒,更把我老伴活活氣死。七兒去年追隨國姓爺北伐南京,也在羊山遇到颶風死在海上。八兒死在南京的觀音山,曝屍荒野,至今沒人收屍。可憐我一家原本幾十口人,現在死得剩下我這個老太婆,還有唯一個九兒子。於今我這一生的心願,也就盼最後這個兒子能替我養老送終,不敢指望他能娶妻生子,但至少替我收屍下葬。可今四處都有傳言,聽說國姓爺又要發兵渡過黑水溝,去攻打台灣的紅毛番。而我那九兒子也在軍中,要隨國姓爺渡海,去攻那遙遠的蠻荒小島。留下我這個老太婆,孤苦零丁,三餐不繼,卻又那能指望我那九兒子回來看我。國姓爺啊!你說我能不怨嗎?原本我一家子,日出而做,日入而息,子孫滿堂、個個賢孝。而今卻是家破人亡,白髮人送黑髮人,替而孫送終,十幾年來一送十幾個。你倒說~~我能不恨嗎?』

 

「老婦人原來是軍眷!且兒孫幾乎都死於戰場!」廳內眾人包括國姓爺在內,聽那老婦五子哭墓般,又哭又唱,個個無不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卻是無言以對。畢竟一個老婦人,一家十幾口人,十幾年來幾乎死絕,誰能不怨。俗話說女人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但若是因國姓爺十幾年的抗清復明征戰,使其父死、夫死、子也死。那一個女人又能依靠誰?廳內眾人,就算一生征戰沙場,殺得已然鐵石心腸。而此刻聽得那老婦的哭訴,卻誰又能說那老婦罵國姓爺有錯。就算眾人不敢說老婦罵國姓爺罵得好,可誰又忍心去指責那老婦。當下國姓爺,既不忍苛責那老婦,更不知該如何為自己辯解。嘆了口大氣,也只能安慰那老婦說:『阿婆!請您不要怨恨我國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個人生死有命,只能說這一切都是天意啊!』即刻,命人取了白銀四兩,白麻五觔,送給了老婦,再命衛兵將其送回村莊。

 

 

「鰌魚死半途。同安血流溝。嘉禾斷人種,安海成平浦。」送走那老婦後,國姓爺的腦子裡不知怎的,就一直盤繞著一首十幾年的占卜籤詩。猶記那時是隆武二年。當時國姓爺的父親鄭芝龍,剛被誘騙到北京軟禁。隨之清兵入福州,隆武帝出逃到汀州,被清兵所殺。清兵迅雷不及掩耳又攻入泉州。於是國姓爺的母親,剛從日本國來到泉州的田川氏,被清兵凌辱後,切腹自殺於安平。那時國姓爺,受四叔鄭鴻逵之命,率兵駐紮浯州島。而當國姓爺得知清兵入安平,趕緊率兵趕回安平老家,卻已一切為時已晚。眼前僅剩殘破的家園,就算尋到了母親田川氏,也僅剩下一具血淋淋與冰冷的屍首。清兵的殺母之仇不共戴天,悲憤之情難以言喻。就此國姓爺與幾個同窗的儒生,到安平的孔廟燒了儒服,棄儒從兵。隨之國姓爺,即以隆武帝所敕封的「大明招討大將軍」名義,並稱「罪臣國姓成功勤王」,開始招天下義士以抗清。

「本藩乃明朝之臣子,縞素應然。實中興之將佐,披肝無地!冀諸英傑,共伸大義」誓師起義後,當時國姓爺麾下,其實也不過就是幾千個兵,就暫駐紮安平練兵。有日,忽然來了一個怪人,直闖軍營,喊著要叫國姓爺。那怪人身子細長,衣衫破爛,自稱是泉州同安金門人,名叫陳世冑。說陳世冑,當然沒人知道他是誰。但那怪人還有個外號,就叫「魚溜仔仙」。「魚溜」即泥鰍,因泥鰍滑溜難抓,故河洛話又叫「魚溜」。而說起「魚溜仔仙」那在泉州沿海一帶,可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大家都知道這魚溜仔仙,乃是一個精通茅山術術與奇門遁甲的術士。但眾所周知,這魚溜仔仙,向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舉動狂放不羈,言語更往往讓人摸不著頭緒。一般人想請他算個命都得看機緣。怎知這魚溜仔仙,那日卻突然跑到安平的軍營,口口聲聲喊著要見國姓爺;還說有重要的事要跟國姓爺說。因國姓爺正廣招天下義士,且魚溜仔仙可也是個地方聞人。於是國姓爺獲報之後,便也接見了那魚溜仔仙。

且說魚溜仔仙,當日一見國姓爺,即從懷中掏出了一首籤詩,送給了國姓爺。詩云:

「鰌魚死半途。同安血流溝。嘉禾斷人種,安海成平浦。」

 

 

「鰌魚」即泥鰍。占卜籤詩的第一句「鰌魚死半途」,乃指魚溜仔仙會猝死半路,死於非命。第二句「同安血流溝」,所指無非同安城將因戰禍,而血流成河。第三句「嘉禾斷人種」。「嘉禾」乃廈門別名。「嘉禾斷人種」無非是指廈門之人都將會死絕斷根,致使廈門成荒地再無人種。最後一句「安海成平浦」。「安海」即安平舊稱。「安海成平浦」所指無非亦是安平將因戰禍,致使人跡滅絕,良田又成荒地。因那魚溜仔仙給的占卜籤詩,一句比一句還令人讀之悚然。那時國姓爺年僅二十四歲,又正值國破家無亡,悲憤滿懷,欲興清抗清,掃除滿清韃子。見過那魚溜仔的籤詩後,因籤詩中所言,盡是不祥之兆。當下國姓爺自然嗤之以鼻,冷言冷語的說:『魚溜先生!你的籤詩中,不但咒自己會死於非命。還咒同安會血流成河,廈門還從此人種斷絕,安平也會成無人的荒地!不管你今日來的意圖為何!但你認為你這種荒誕之言,我會相信嗎?』

 

魚溜仔仙見國姓爺鐵齒,急忙回說:『國姓爺!這並非是我的占卜籤詩啊!否則我怎會咒我自己死。這籤詩乃是仙遊山的"活閻羅"王志章,所斷的籤詩啊!』說到「活閻羅」三字,國姓爺的耳朵當下豎了起來。因為說起「活閻羅」王志章這個人,從閩南到閩北可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既有「活閻羅」之名,即傳說那王志章,不但精通術五行八卦術數,甚且還通陰陽兩界。尤其占人生死,鐵口直斷,幾從未失準。恰有如陰曹地府的閻王爺般,故鄉民不稱其活神仙,而稱其「活閻羅」。原來那魚溜仔仙,由金門渡海到福建,雲遊三山,途經興化縣之時,也聽說那「活閻羅」王志章就隱居在仙遊山。因魚溜仔仙本亦是善於術數之人,得知活閻羅王志章就居於仙遊山。那日途經仙遊山,魚溜仔仙不免想找活閻羅王志章,切磋切蹉五行八卦之術,以探其道行高淺。擇日不如撞期,正是魚溜仔仙本是狂放不羈之輩,所以也沒事先通知活閻羅王志章,要登門拜訪求教,卻是直接就尋到了活閻羅的家裡。誰知魚溜仔仙,人才到活閻羅家門,都尚未通報姓名。門裡就出來一個童子,那童子一見魚溜仔仙,就像是已經在等他等了很久般。一見面,童子即說:『魚溜仔仙,我等你很久了!我師父說他有東西要給你,但他人不在。交代我等你來,就把東西拿給你!』聽那童子久候之言後,當下魚溜仔仙,已是感到震懾。不禁尋思─「"活閻羅"果然名不虛傳,我只是臨時起義來找他。沒想到他早算到我今日會來!還交代童子等我!」

魚溜仔仙滿懷詫異,跟著童子,進屋後。卻見那童子即指桌上的硯台,說:『魚溜仔仙,我師父要給你的東西就壓在那硯台下。你自己拿吧!』於是魚溜仔仙,拿起了桌上的硯台,卻見硯台下方原來壓著一張籤詩。寫著─「鰌魚死半途。同安血流溝。嘉禾斷人種,安海成平浦。」正就是魚溜仔仙取來給國姓爺,那張充滿不祥之兆的籤詩。籤詩中還提到魚溜仔仙將會死在雲遊的半路。這可讓魚溜仔仙嚇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帶著活閻羅斷言的籤詩,前往安平找國姓爺。然國姓爺,也不是沒見過世面與大風大浪之人,豈又會因一紙斷言吉凶的籤詩,就此卻步。當魚溜仔仙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及他去尋活閻羅王志章之事,一一對國姓爺說起後。卻見國姓爺,眉頭一皺,一臉頗感不以為然。因為號稱是活閻羅王志章所占卜的籤詩,其中所指,無非就是斷言─國姓爺以「大明招討大將軍」之印,興兵抗清之後。將使整個閩地沿海都陷腥風血雨,以致「同安血流溝」「嘉禾斷人種」「安海成平浦」。...xxx

 

 

吉凶占卜鬼神之言,縱然不可盡信。然當這些吉凶鬼神之言,進入了人的腦子裡,那就會像是陰魂不散的鬼魅般,往往不斷的盤繞在人的心頭,揮都揮之不去。十五年前,魚溜仔仙帶給國姓爺,那紙活閻羅王志章的籤詩,就是如此。因為那活閻羅王志章的籤詩,所斷言之事,後來居然開始一一的應驗。先是約半年後,魚溜仔先辭了國姓爺,欲返回金門的路上,途經小盈嶺之地,突然竟暴斃死在路上。消息傳到國姓爺耳裡,因事出突然,讓國姓爺大感驚訝與不祥。但因那時,國姓爺正好收到了四叔鄭鴻逵,從金門託人帶的書信。時隆武帝殉難後,永曆帝已在廣東登基。信中鄭鴻逵,就對國姓爺殷企切勸說:「...舉凡想做大事,當要先求穩固根本。就像大樹的樹根穩固了,就不怕樹尾做風颱。而今你在安平那個彈丸之地,既沒有高山峻嶺,也沒有大江大河,可以做屏障。況且你的兵馬,不過數千。一旦清兵再派大軍來攻打安平,而我在金門鞭長莫及,又無法即時救援。到時候你要如何是好?不如帶上你的兵馬,前來相助於我,咱們可以會師,一起攻打泉州。若能攻下泉州,那我們就能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如此方能讓大軍養精蓄銳,兵強馬壯後,再尋找好的時機,趁清兵不備,舉兵攻打,以圖大事!」

時值永曆元年,國姓爺得了四叔鄭鴻逵的書信後,亦有同感。當即依鄭鴻逵之言,率兵前往泉州桃花山,與四叔鄭鴻逵會師,舉兵攻打泉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