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文理大道鐘樓

引用自:東海大學全球資訊網


走在文理大道上,遠遠的就能看見聳立在前端的一座鐘樓。我們若仔細看,會注意到鐘樓上那一層一層的空格,是由小而大。


據陳其寬先生說:「這個設計的構想,是表示東海大學如同東邊朝起的旭日,緩緩升起,慢慢的由小到大,也象徵東海永不止息的朝氣。」在銅鐘上,一面刻有「金聲玉振」,一面刻本校校徽。

民國五十三年第一屆到第六屆的畢業校友,為了表示對母校的關切,特發起募款活動。計畫建造鐘樓、購置銅鐘,捐贈母校,以作永久紀念。

奉獻典禮於民國五十三年十一月二日上午八時四十五分校慶日舉行。銅鐘全重兩百餘斤,式樣與音色均有東方情調。臨時鐘架及完成之大銅鐘均預置於行政大樓前空地上。

首由施嘉爾牧師禱告,繼由籌委會負責代表第一屆畢業生郭永助校友報告經過,然後由代表第一屆至第六屆之六校友同心協力升起大鐘,並由吳校長與芳衛廉秘書長代表學校與聯董會接受此項有意義的奉獻。

而鐘樓的型式則是建築系朱景弘同學設計,經陳其寬、胡兆輝等評定採用的,並於次年完工。鐘樓的地點原本是在行政大樓正對面的空地上。不知何故,後來改放在文理大道的上端,成為文理大道上的一個主要的端景。

後來,更因人數的增加,教學區的擴充,文理大道必需延長到鐘塔的後面。校友鐘塔作為文理大道的端景的意像也失去了。現在從旁走過,卻讓人有種擦肩而過的感覺。校友鐘樓給人意像的轉變,也反映了東海景觀的變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