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銘賢堂

引用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71815939

「奧柏林學生活動中心」

包涵了銘賢堂、郵局與信箱間,本是早期東海匯集與聚會的場所,也是東海人與人互動最頻繁的空間。

(圖片http://picasaweb.google.com/ladybird2000.tw/YoWTHH#5184541578820302738

「奧柏林中心的歷史背景」專欄介紹,東海與奧柏林的淵源,是為了紀念和傳承在山西銘賢中學的精神,誠如王華玲在<東海東海>所說:「偏偏那時學校裏來了一批奧柏林學校的畢業生來教我們英文,他們不但認真地教我們書,還熱心地把美國生活文化介紹給我們。」(見68.08.15《東海校友雙月刊》)他們對於東海早期外語教育的貢獻可謂良多。



※什麼是銘賢學校的精神?

孔祥熙為紀念在庚子拳匪時,在他的故鄉山西太谷遇難的美籍傳教士及華人,故於1907年創辦銘賢學校。

一九○○年義和團事變中,當時在華的奧柏林大學成員,包括五男五女及五個孩童,一共十五人全部被殺。面對那些牧師不幸罹難的消息,在美的師母不因此怪罪中國,還將愛心轉移到中國留學生身上。



孔祥熙是當時 到美國奧柏林大學求學的中國留學生。

他曾經與這些殉道的奧柏林學長們,一同走過那一段腥風血雨的日子。由於他的冒險陪伴,使得他們得到無比的安慰與鼓勵。他回國後在家鄉太谷創辦銘賢學校,以發揚奧柏林的教育宗旨與精神。東海大學校園中的「奧柏林學生活動中心」以及「銘賢堂」,也與這一段故事有關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