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玉山周報 │ 2010-07-15 作者 : 陳維新

 報載教育部修訂高中歷史課綱,引發諸多爭議,其中海盜顏思齊與鄭芝龍「經營台灣」是否合乎史實,讓台灣最謎樣歷史人物顏思齊的傳奇,再次浮出檯面。

謎樣人物 台灣外記編載  顏思齊的第一個謎樣是到底有沒有這號人物?  

顏思齊事蹟最常被引用的是1700 年代江日昇寫的《台灣外記》。江的父親江美鰲是鄭成功部屬,1683年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後,江日昇把父親從軍經歷,以及他本人所見所聞寫成一本有關鄭氏家族小說,而顏思齊就編在書的第一卷裡。  

其內容大致為:顏思齊(字振泉),精通武藝,因打死官府僕役,從家鄉泉洲海澄縣(今廈門)逃至日本長崎,以裁縫為業,累積不少財富後,與楊天生等28 人歃血結盟,顏思齊排行老大、鄭芝龍排行老么。1624 年顏思齊密謀推翻德川幕府,未料走漏風聲,遂逃往台灣,「安設寮寨,撫恤土番」,招攬閩南移民來附,勢力日漸壯大。1625 年,顏思齊前往諸羅山打獵途中病逝,鄭芝龍接任首領。  

《台灣外記》描述顏思齊這段故事,主要是鋪陳鄭芝龍接續顏思齊,統率在台灣的部眾,為後來鄭成功擊退荷蘭,領有台灣奠定基礎。然而在正史裡並無顏思齊的文獻;其次,在當時,活躍於長崎、台灣最有實力的海盜兼海商是來自泉州的李旦,鄭芝龍就在他手下做事,荷蘭人稱李旦為「Captain China」,稱鄭芝龍為「Iquan」(一官,鄭芝龍在家裡排行老大),這是很怪異的事,因而有很長一段時間,顏思齊被懷疑是虛構的人物,但後來新發現的荷蘭文獻以及中國史料佐證下,現在普遍認為歷史上確有顏思齊,而且可能是李旦身旁的得力助手之一。

第二個謎樣是顏思齊來台灣做什麼?

 《台灣外記》說顏思齊來台灣,「整船出掠、悉得勝焉」,即一般所稱「海盜」,既不光采,也與「經營台 灣」有很大出入。然而,在16、17 世紀,「海盜」與「海商」界線是很模糊的,大致而言,貿易生意做得成,是「商」;做不成就搶別人的貨物,就變成「盜」,不獨李旦、顏思齊、鄭芝龍如此,荷 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也是如此,這是當時海洋貿易的生態,不同的是西方的海盜、海商背後有國家支持,視開拓海洋貿易為國家強盛的必要手段。明朝官方則 是實行海禁,與時代趨勢背道而馳,從而埋下日後遭西方列強欺凌的種子,民間百姓諸如李旦等人,只能倚靠自己,結眾聚幫,同時要和官府與西方國家周旋,打出 一條活路。這種勇於冒險,敢於奮戰,保持與時代同步的精神,雖然背後是利之所趨以致,但某一程度來說,卻是自由、進步的體現。因此,可能有人不苟同台灣人 的祖先是海盜之後,我卻是引以為榮。…(更多精彩內容請至各大便利商店購買或訂閱玉山周報紙本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