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城市在小島 我從西海岸走到東海岸
    我從前不知道我現在才知道~
   我原來是個小鼻子小眼睛的島民
四面八方都是海我想走出去四面八方更都是危機
飄來盪去的東潮與西潮在小島交會沖擊
飄來盪去的潮流只是漸漸飄起了~ 他們說這是個悲慘的小島

 我在小島徬徨~小島在大海徬徨
飄來盪去的我總以為已經找到方向~
  再回頭我卻又突然不知身在何方的飄來盪去
在這一塊越來越膚淺 漸漸被島民撕裂的土地
 我贏得什麼其實最後都是輸的飄來盪去在小島
飄來又盪去的大海 漸漸的只是淹沒了城市與小島


大海的城市在小島我從南台灣走到北臺灣
    我從前不明白我現在才明白~
   走了一群舊權貴只是又來了一群新權貴
矛盾衝突不斷沖擊的小島真的很小~但人的問題卻很大
飄來盪去在小島~島民大都喜歡圍著小圈圈辦家家酒又很容易生氣
因為島民大多都近視只有看到遠來的都說是先知

我在小島流浪~小島在大海流浪
飄來盪去的小島我問你究竟要帶著空虛的我飄到什麼地方去
   我逃離城市來到海邊才發現我是逃不出這個苦悶的小島
因為四面八方都是海的小島原來是沒有根的飄浮在大海上
飄來又盪去的大海 漸漸的淹沒了城市與小島」....


大海的城市在小島~我從海的這一邊望向海的那一邊
  我不禁又想起我過去光輝的歷史
   他們卻說 那都是造成我今日苦難的記憶
飄來盪去 命運悲慘的我在小島飄來盪去
因為我越來越害怕面對祖先太沉重~不如捨棄
飄來盪去的小島~ 遲早~他們說反正我們也是要在大海消失

我在小島徬徨~小島在大海徬徨
飄來盪去的小島我問你究竟要帶著空虛的我飄到什麼地方去
我雖然也想立大志做大事但每一年我卻都在為失業苦惱的飄來盪去
因為身為島民 ~越來越心胸狹窄的我已經沒有遠大的胸襟
飄來又盪去的大海 漸漸的淹沒了城市與小島....」


西元2012,中華民國一O一年,台灣台中市,大度山下的西屯區。「斗轉星移,短短二三十年間,這個世界卻變化的,幾乎讓人無法想像。唸高中的時候,穿著學生卡其制服的我,還在高喊著"反攻大陸""反共抗俄"的口號。當時整個世界,還是以美歐為首的所謂民主陣營,與蘇聯中共為首的所謂共產陣營,彼此嚴峻對立,勢同水火的冷戰時代。且民主與共產兩個陣營,彼此更以核子武器互相瞄準,不時恐嚇對方玉石俱焚,有如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及發。誰知九十年代,蘇聯共產政權,竟在一夕之間瓦解,世界兩大陣營的冷戰,亦一夕結束。自此美歐為主的,所謂民主先進國家,一時成為了世界的主宰。尤其美國,更漸成世界各國中,唯一的超級強權,自許"世界警察";並以其權大勢大,傲慢且蠻橫的,干涉整個世界。自此整個世界,但有戰亂之處,必有美歐聯軍,以其船堅利砲,強敵壓境,恣行殺戮,以建立親美歐國家的傀儡政權。當然,此後世界上的多數的戰亂,亦都是美歐國家,名目張膽的聲稱,是為把護其所謂國家利益;而假借各種名目,所主導掀起。阿富汗戰爭,伊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非洲、中亞、南歐、乃至中南美洲。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下來,正當美歐強權,以為可以以其所謂的"普世價值",任意宰割世界之時。怎料,短短這二三十年間,卻竟有另一原本的赤色共產政權,以讓人震驚且措手不及的速度,快速的崛起。而此奇蹟般,快速崛起於世界的赤色共產政權;正是中國。甚至"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這樣的傳言,更已有如一片烏雲瀰漫整個世界;讓美歐國家,頓感惶惶不安...」。這是一間書局,此時顏程泉正置身在這家書局內,徘徊成堆的書本間;手中正拿起一本,封面赤色血紅,名為「中國崛起」的書。

「中國,確實由衰弱,迅速的崛起。尤其,二十一世紀的近幾來,其軍事與經濟的國力,儼然更竟有後來居上,將成世界超級強權之勢。至少書中是這麼寫的...」潔淨的書局內,燈光明亮,整個樓層寬闊的開放空間,舉目所及盡是書;而書中所言,倒也不是空口白話。顏程泉略翻過書中的扉頁,但見中國強大,似指日可待,一時心下,卻是不禁有點矛盾交集的想─「經過滿清末年,被美歐世界列強侵略瓜分,百年的衰弱以來。後又是赤色共產鐵幕,將中國與整個世界隔;還有瘋狂的文化大革命,革死了兩千多萬條人命。於今,經過一場又一場瘋狂的殺戮與革命後,中國終於能再度強大,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央。但中國的再次強盛,難道真是所謂革命烈士的拋頭顱、灑熱血,所帶來的嗎?事實,似乎並不然。因為中國之所以能以驚人的速度,快速的崛起。事實上,正是因為中國這二三十年來,並未再經歷所謂轟轟烈烈、血流成河的革命。不再有推翻腐敗滿清政府的革命,不再有趨逐資本主義的共產黨革命,不再有鬥倒知識份子臭老九的文化大革命...。而是肇始自八十年代,當時共產黨掌政者鄧小平,所主張和平路線的"改革開放政策"」。是的,當時中國赤色共產鐵幕內,當鄧小平在中國大陸內,設了幾個所謂的經濟特區,主張改革開放之時;而當時,顏程泉正唸高中。所以顏程泉依稀記得,當時台灣的總統蔣經國已年邁,且一身是病。而或許是其暮年,垂垂將死的一念之仁。所以當時的蔣經國總統,於兩岸對立,國民政府遷台,漢賊不兩,四五十年後;終於准許,隨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的老兵,可以返回大陸去探親。亦正是兩岸衝突對立,局勢的緩和。於是便有大批台灣工商業界的人士,暗渡陳倉,偷偷違反戒嚴法令,跑到中國大陸所設的經濟特區,去開設工廠。亦即大陸,所稱的「台商」。

「台商」於台灣經濟起飛的七十、八十年代,早已藉由加工出口業,鋪出了在整個世界的貿易通路。後值台灣的工資,日益高漲,當此之時中國大陸的經濟特區,不但提供廉價的勞力;且又有優惠的稅率。因而有台商,在中國大陸賺了大錢後,自是又大量吸引大量的台商,不惜違反政府法令;前仆後繼的,湧向中國的經濟特區,去投資設廠。正因,設立經濟特區的成功。於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主張改革開放的鄧小平,自聲勢如日中天,更強壓共產黨的教條主義派;後更主張"特區還要更特",而且還要把經濟特區,擴及整個大陸沿海省份。自此藉助台商之力,中國的經濟成長,幾年年都以二位數的經濟成長率,突飛猛進。且於去年,更一舉超越日本,成為全世界,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爾後,中國經濟既起飛,外匯存底超過二兆美元,自更財力,發展其軍事、運動、乃至太空科技。總之,時至今日,中國可說已非昔日,滿清末年的"東亞病夫",亦或是共產鐵幕下鎖國的吳下阿蒙。書局的走道間,顏程泉,腳下踩著光可鑑人的米黃色大理石地磚,踱步著,從這一區,走向另一區。一時,心中不禁尋思─「鄧小平,真是個厲害的人物。兵不刃血,經過設立經濟特區,就將西方的資本主義,帶入中國,並取代了原本十幾億人信仰的共產主義。恰似一場無形的寧靜革命。而且要改變一個國家的制度,這在滿清末年,或是民國初年,或文化大革命時期,可是血流成河的廝殺;就算搞死幾百萬中國人、搞死幾千萬人中國人,也做不到的。但鄧小平,當初設立"經濟特區"之所以成功,這多半都還是拜台商,從"反共復興基地"台灣,跨海去"反攻大陸"之賜呢!」。

「高中的時候。其實也不只高中,應是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再到大學。或是說,是打從國民黨在民國三十八年,撤退到台灣以後。記得當時,國民黨的"反共愛國教育",總是以"反攻大陸"、"消滅萬惡共匪"的口號,教育台灣的學生。果然一有機會,這些台商就打著"反攻大陸"的口號,到中國大陸去攻城掠地。而且最後,還真的讓這些台商"消滅了萬惡共匪"。真就是這樣。今日的中國,雖然仍是中國共產黨當權主政,但誰心裡都明白,現在的中國早就已經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而共產主義,實際上也早已名存實亡,僅剩一個共產黨之名而已」徘徊書局,想及此,顏程泉不禁牽動嘴角,忍不住莞爾一一笑。因為事實,就是如此荒謬。別的就不說。但包括顏程泉的高中同學,像是當年三年六班的康樂股長白標成,及學藝股長林永誼,還有一些同學;現在也都在大陸經商,或是工作。且記得當年,偶然的同學聚會,這些個同學,還真是個個滿口的"反攻大陸";甚還興高采烈的彼此炫耀,竟相比較,看誰攻陷了大陸的那個省份。而且後來,白標成還在大陸落地生根,成家立業,娶了一個據說是國色天香的大陸女孩─在台灣則俗稱為"大陸妹"。所以大家,就取笑白標成說,他是去反攻大陸,結果就被俘虜了。

「中國國民黨,跟中國共產黨,為了一個意識形態的三民主義或是共產主義,鬥了幾十年;血流成河的,以幾百萬大軍,彼此廝殺。而後又是兩岸對立,彼此漢賊不兩立,還制定戒嚴法,不許人民互相往來。否則就是通敵,就是共匪的同路人,就是槍斃的死罪。但現下,往日種種敵對戒嚴,保密防諜,僅僅二三十年的時空轉移,竟都成了笑話一般。是呀,現下的年輕人恐怕也還真不明白。為什麼上一代人,可以僅僅為了什麼主義跟什麼主義;就彼此以百萬大軍殺戮,爭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且還高舉著什麼國家民族大義,一付不惜犧牲性命,也要置敵人於死的慷慨激昂。嗯~或許是上一代人,還生於封建,家天下的時代,所以比較愚昧吧。又或許他們也只是被時代,所掀起的無法控制的激情,所愚弄而已。就像現在的台灣,還不是有一群低智能者,成日慷慨激昂的在推波助瀾,掀起族群或"統獨"意識形態的鬥爭。鑑往知來,想也知道,這恐也不過就是另一場,顯露群眾愚眛百態,癡傻於爭權的時代笑話而已...」。

歷史如此荒謬,今日昔比,顏程泉怎能不覺得好笑。可細想起來,對於人的好爭鬥,卻又令人好生反感與厭惡。踱步書局中,腳步停下之處,正巧,顏程泉走到了書局中,一區擺滿了來自彼岸書籍的攤位。當然,要是早個幾年,當兩岸還是處於敵對,彼此終日叫囂漫罵之時;那時在台灣的書局,是絕不可能看到大陸的書籍。但時至今日,且別說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籍,已能大喇喇的擺在台灣的書局中販賣。甚且,前年,台灣當局,更已開放大陸民眾,可來台觀光。於是,光一年就有數十萬,甚是百萬中國觀光客,渡過台灣海峽來到這台灣觀光;自此台灣各地區的風景名勝,更是被中國大陸的觀光客佔滿。正是,中國共產黨改革開放,接受了台商及國際的投資,讓百姓有錢後,竟是不費一砲一彈;而其大陸民眾,便能踏遍台灣的每塊土地。甚是整個台灣的風景名勝,幾都被一車又一車,大批的大陸觀光客給佔領。於此,誰又能不說,搞不好在中國大陸百姓口中,他們或也會同樣戲稱─這是中國人已經"解放台灣"、或是"佔領了台灣"。

二、中國大陸民眾對台灣的觀感
"墨子",這春秋時代的中國古老智者,曾主張「兼相愛;交相利。攻相害」。意即─「雙方各退一步,互相忍讓,最後或許雙方都將得利。但若是雙方都一步都不肯退,硬是要吃定對方。那最後衝突的結果,恐就是兩方都要受害」。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這二三十年來,海峽兩岸的和平發展,大概可說便是這墨子"兼相愛、交相利"的俱體實現;且或亦算是當代人,要比上一代人,更具智慧與理性的表現。躑躅大陸出版品的書攤,顏程泉隨手拿起一本刊物翻閱。正巧見著書中一篇文章,是一名大陸作家來到台灣旅遊過後,寫下的觀感。展讀文章,但見文章中寫著─「...台灣的風景一點都不美,如果要看風景,那就不要去台灣觀光。但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中國大陸的名山大川,景色都要比台灣的壯麗。但台灣人民善良、對人友好、熱心助人、遵守交通規則、文化素質高,這卻是大陸沒有的。...我們得感謝台灣為中國五千年歷史,保留下了中國的優良文化,與高尚的道德。因為經過文化大革命後,許多中國古老的文化,都已再大陸蕩然無存...。所以若想去台灣觀光,那就得體會其風土民情,而不是走馬看花的看風景....」。

「台灣真的有這麼好嗎?」看刊物中的文章,顏程泉又是莞爾一笑,可心中卻是有點不以為然。可類似這種大陸人來台灣旅遊觀光後,寫下的文章,貼在網路上的比比皆是;而且內容,亦多是對台灣風土民情、及百姓善良友好的盛讚。當然,多半的文章亦都會提及,台灣的街頭常常有抗議活動。但這些街頭抗議,民眾多能和平理性。而且在這些抗議活動中,台灣的百姓,還可以當庭廣眾下,指著官員破口大罵;甚至是連一國的總統,也都可以被民眾當面罵得狗血淋頭。更甚者,就算是當台灣的總統貪污,也會被抓到監獄裡去關。言下之意,台灣的街頭抗議,凡此種種,似更是大陸民眾,所最稱羨的。因為中國大陸,隨著經濟崛起後,官商勾結,涂毒百姓的情況,似也越演越烈。然而中國大陸,卻尚是共產黨專政的一黨獨裁。於此威權政治之下,官員的權勢極大,老百姓根本無法與其抗衡,只能任得有權有勢的官商勾結,盤剝百姓與欺凌。而這也難怪,大陸的百姓,會對台灣的民主法治,感到羨慕。因而有些到過台灣的大陸人,所寫的文章,甚有的,還會把台灣形容的,就像是人間的"烏托邦"世界一樣。意有所指的指稱,台灣的民主政治,與高素質的社會,就是中國大陸的模範,是往後該學習的方向。

「真是這樣嗎?~台灣要真像是大陸人所說的"烏托邦"。那為何每日電視新聞報導,都是殺人放火、飆車族逞凶、及行車糾紛鬥甌的事件,報都報不完。或許只能說,這些大陸觀光客,來到台灣的時間短,很慶幸的,多半遇到好人,而沒遇到壞人吧!」正是看著大陸人士,文章中對台灣的盛讚,這看在顏程泉的眼裡,卻無法完全認同。畢竟大陸觀光客,來到台灣都只是短暫的停留。而顏程泉,則是土生土長,生活於台灣這塊海島上,已近半個世紀的人。於此兩者,所見所感,自有所不同。況且既然大陸人民,認為台灣是一個,有若海上"烏托邦"的地方;一時顏程泉的腦海,不禁又尋思─「既然大陸人士,認為台灣的百姓善良、又友好。且還說台灣是引領大陸發展的楷模。那為什麼大陸的中國人,卻又不時透過文攻武嚇,恫嚇台灣的百姓;無時不一派,欲消滅台灣、併吞台灣而後快。甚至早先,不少大陸的激進份子與軍方,還屢屢揚言,說是要用導彈飛彈,"要把台灣炸成一片廢墟",及"要把台灣炸回原始時代"。真是令人費解。國共內戰後,要不是台灣孤懸中國的海外,所以才能順利的發展民主制度,及讓經濟起飛。爾後,台灣的經濟起飛,又隨台商大舉前進大陸,這才助得中國大陸可以順利的,讓其擺脫共產鐵幕的貧窮。而台灣的民主法治,亦帶給了貪腐日益嚴重的中國大陸,未來蛻變的契機。如此說來,這孤懸中國海外的台灣,之於中國的發展而言,可謂恰似一隻會下金蛋的金雞一樣的珍貴。可為什麼中國大陸的民眾,卻是非得殺雞取卵,逞一時之快;殺了台灣這在歷史上,一再為中國下金蛋的金雞不可。嗯~~是原始的動物性慾望,形成的我族、國族主義,讓人產生無法克制的佔有慾作祟嗎?」。

事實上,盛讚台灣有如烏托邦的,其實也不止是大陸的觀光客而已。此時顏程泉的腦海中,又浮現了前不久的一則電視新聞。該則新聞報導,是一對老年的外國夫婦,多次來到台灣觀光後,最後決定長住台灣。記者問這對外國夫婦,為什麼常來台灣旅遊,後更想住在台灣。而那對年老外國夫婦,則笑得燦爛的說『因為台灣就像天堂一樣!』。記者,聽了老夫婦說台灣像天堂,似有點訝異,便又追問說─「為什麼你們會覺得台灣像天堂」。兩個外國老夫婦,仍是一派燦爛笑容,回說『因為好人很多的地方,就是天堂啊。因為我覺得台灣這裡,就住著很多的好人啊。所以感覺就像天堂一樣!』。「好人很多的地方,就是天堂」顏程泉始終記得這句話,及那對老夫婦說話時,臉上有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

「好人很多的地方就是天堂。確實應該是這樣吧。同在地球上的人類世界。譬若,相較於許多非洲許多國家,現仍身處動亂、饑荒、戰禍連連,動輒數十萬人的種族大屠殺;甚至還有國家,百分之八十的人,皆感染世紀絕症的愛滋病。又若,有的中美洲國家,猖獗的黑幫與毒梟,幾視政府於無物,任意的草菅人民性命。亦或是中東地區的國家,宗教的衝突與戰爭,及獨裁者的荼毒百姓,更幾似永無止盡。當然,若是相較這些血腥殺戮不斷、百姓家破人亡、人民流離失所的國家與地區;台灣,果真像是天堂....」乍想及此,顏程泉不禁有點反省。因為這半生時間,顏程泉,始終覺得自己活在痛苦的地獄。然而,相較於那些災禍綿延的國家,或許卻是顏程泉已身在天堂,卻不知自己置身天堂。整潔光亮的書局內,顏程泉再次移動腳步,踱步於書局,汗牛充棟的書海走道之間。隨著腳步的移動,心下卻不禁又想─「這就是天堂嗎?但台灣,能永遠的保持這所謂的人民高素質、人心善良,及社會和諧昌盛嗎?~唉~~人類的歷史,早就已經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這是絕不可能的事。因為全世界的也沒有那個國家或地區,可以永遠保持昌盛,而不崩穨。就有如一個人,也不能永遠保持年輕,不會老死的道理一樣。現在,台灣的好人比壞人多,善靈比惡靈多,所以在外來觀光客的眼中像是天堂。但難保有一天,台灣會壞人比好人多,惡靈比善靈多,而再次墮入,人與人為了爭奪利益,彼此嗜血殺戮的地獄...」。....


「天堂該是什麼樣?!~~至少那該是個充滿詳和、和諧與善良的地方。而不是一個為了圖謀己利,人人呲牙裂嘴,爭搶奪掠,成日叫囂漫罵的地方。或許該像這裡一樣...」這是一家叫"金石堂"書局,是一家在台灣,有著許多連鎖書店的大書局。而這間書局,就位於台中市鬧區的逢甲大學旁。正是大學,乃國家社會培養人才的教育重鎮,亦是大學生追求知識的人文薈萃之地。因此這家書局,因應讀書風氣的環境所需,自是頗具規模。成排的書架,佔滿了書局的牆,顏程泉舉目所及,但見一格格木框的書架上,分門別類整齊的,擺滿了從古自今的更種書籍。書局雖大,卻是人與書,皆靜悄悄的無聲,唯鼻息間聞得空氣中,似帶有淡淡薰衣草的香味;而耳畔則迴蕩著,有若置身微風拂過的竹林、或是潺潺流水的溪邊,讓人聽了,感到心曠神怡的輕音樂演奏曲。

「每個國家社會,總是有好人,也有壞人;有善靈,亦有惡靈吧。台灣是如此,中國大陸亦是如此。是這樣吧。要是一個地方好人比壞人多,善靈比惡靈多。因為好人,能對人性貪婪的慾望有自制力,所以不會為了利己而傷人;甚至還會抱持"利他主義",寧願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他人。如此,則人與人間,便能互相忍讓,不至為了爭奪己利而衝突;而社會自也能和諧,有若天堂。反觀,若是一塊土地壞人比好人多,惡靈比善靈多。因為惡人,往往是無法自制己身的獸性慾望,為了圖謀己身的利益或權勢,滿足自己貪婪的佔有慾,更是往往會不擇手段。因而人人為了己身利益,爭搶奪掠,自是國家社會動盪不安,紛爭不斷;乃至彼此衝突殺戮,讓整個社會充滿仇恨痛苦與恐懼,有若陷入地獄」踱步間,顏程泉的腦海裡,仍盤桓著"天堂"的這念頭。因為這幾年來,顏程泉苦苦思索,無論在文字或夢境間,總希望能找到"天堂"的一點蛛絲馬跡。但到頭來,每每以為自己找到了通往天堂之路,卻總頓又墜入地獄的痛苦深淵。乃至始終無法為自己窮途末路的生命,找到一條出路。俯仰之間,低頭尋思,顏程泉頓有所悟的,又想及─「照此說來,天堂與地獄也不是絕對的,而是一種動態。譬若,日本國。現在國際社會上,皆盛讚日本,是一個愛好和平,人民素質高,守法有禮,理性與先進的已開發國家。但就在四五十年前的二次大戰,當時的日本,卻可說像是個有若一群喪心病狂的禽獸,所組成的國家。數百萬日本大軍,侵略中國,侵略南洋,燒殺擄掠;數都數不清,那一場又一場日軍的血腥大屠殺。乃至更從各殖民國,強征數十萬慰安婦,以供日軍姦淫洩慾。何以今日,如此贏得愛好和平之名?何以往日,卻又如此有若禽獸般人性泯滅?」。

「今日的日本,亦可謂有若天堂。但昨日的日本,卻有若來自地獄的成群惡鬼般,以其嗜血獸慾,將地獄帶向世界。~~那未來呢?」尋思間,顏程泉的腦海,頓時不禁想起─

「現在日本國,其首都東京都的市長,一個叫石原慎太郎的。聽說他還自稱是個日本的作家。但這個叫石原慎太郎的人,雖然年紀已經一大把,看似已快進棺材了,卻猶似仍無法自制其獸性的佔有慾。成日,就看這個人,也不知是想炒作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名垂日本歷史。還是他,真無法控制自己想像野狗一樣,到處灑尿劃地盤的慾望。於是,這個叫石原慎太郎的老頭,不專心幹好其市長職務,倒是終日強硬的放話,及一再的挑起爭端,發表挑釁言論,說是"釣魚台"是日本領土的談話。甚且還藉此,應用其政治的影響力,嘯聚其日本國的激進份子。其居心,猶似唯恐天下不亂似的,想挑起中國台灣與日本間,對"釣魚台"這個海上荒島的領土紛爭。當然,若是藉釣魚台的爭議,能夠讓日本國,再發動一場舉國獸性大發的戰爭;而這,恐就是這石原慎太郎,將死之前的最大願望。畢竟,只要藉釣於台的領土紛爭,能激起日本百姓同仇敵慨之心。如此一來,有若石原慎太郎的此等惡靈、及無法自制獸慾的激進份子,必就能再重新掌握日本國的國家權力。屆時,日本國便能夠再舉國盡如噬血禽獸,對外發動戰爭。且將鄰近"釣魚台"的台灣,亦再次劃入日本國的領土;並再次"皇民化"殖民台灣,為日本國圖得更大的利益。是吧!只要日本國內,像是石原慎太郎此等的惡靈,得勢掌權,甚至引領社會潮流的話。那惡靈與惡人充斥的地獄,恐也將要再次隨之到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