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山颶風襲擊~鄭家軍遭重創

西元1658年。明永曆十二年。七月九日。鄭家軍十一萬大軍的艦隊,由舟山出航,經得一日航行。近午之時,業已來到羊山與猴山的海域。海上的風浪越來越大,遍海帆船航於驚濤駭浪中,恰如落葉滿激流隨波擺盪,實是觸目驚心。劇烈擺盪不止的帥船船艙之中,鄭成功一夜輾轉難眠,甚且噩夢連連。一陣幾欲讓人窒息的悶熱之中,陡然驚醒,卻是汗涔涔一身濕透。船艙外但聽得狂風呼號、巨浪拍擊。時而更有倉促的砲聲陣陣,與船艦間傳遞緊急軍情的號角嗚嗚。「唔!海上的風浪怎麼這麼大!沒想到我竟睡到了日上三竿!」因船艦間傳遞的砲聲與號角聲,頗不尋常,鄭成功趕忙召來人梳洗更衣。正巧太監張忠,前來求見。張忠本是永曆帝身邊倚重的太監。因知鄭成功欲率軍北伐金陵,永曆帝即派了張忠攜聖旨前來,詔封鄭成功為「延平王」。此後張忠亦就受命留在鄭成功的身邊,以做為永曆帝與鄭成功之間的連繫。此刻,但見得太監張忠,一路跌跌撞撞,臉色慘然的走入艙房。鄭成功開口即先問:『張公公!外面是什麼情況。怎麼船艦間的軍情,傳遞的如此倉促緊急!』張忠臉色蒼白,一臉驚恐,即答:『延平王啊。海上的風浪好大啊!看我,站都站不穩啦。所以船上的官兵,現在也都感到很驚慌啊!』「海上風浪大」「官兵感到驚恐」聽得張忠之言,鄭成功即開口,召了傳令入艙。立馬下令:『叫都督陳德,傳令下去。命令各船鳴戰鼓!以提振官兵士氣!』

太監張忠,前來求見鄭成功,正是因日前聽得引港官李順之言,說是羊下有一獨眼之龍之事。正巧船隊到了羊山,果然風大浪大。使得張忠驚恐,欲來諫請鄭成功下令,命船隊暫停鳴砲示警與吹號角。然而才如艙房,卻聽得鄭成功下令擂戰鼓。當下張忠,自是嚇得大驚失色。兩腿一軟,頓是下跪,忙說:『延平王啊!切莫擂戰鼓呀!日前,引港官李順,向您稟報水程的時候,我也有聽見。那李順說羊山的深海下,住著一條獨眼的龍王,叫什麼"懵瞽"。他還說那懵瞽,因眼睛受傷在海中休養,最怕就是有人打擾到它。所以經過羊山的船隻都得安靜經過,再往海中灑些金紙給懵瞽,當買路錢。金紙剛剛我已在海中灑了許多。現在海上風浪甚大,恐就是那懵瞽在海中作祟。所以咱還是安安靜靜經過就好。最好下令各船艦,連咆響與號角也都暫停。更千萬不要擂戰鼓,以免驚擾到海中的懵瞽啊!』

鄭成功聽得太監張忠之言,卻是哈哈大笑回:『胡說八道!張公公,你以前少出海,所以不懂。海上風浪大,這是常有的事。那真有什麼孽龍作祟。風浪大,讓船隊的官兵驚恐。只要擂起戰鼓,提振士氣。軍心一旺,就算真有什麼邪祟也都要閃得遠遠的。豈又怕他有什麼海中的孽龍!』果然,當鄭成功梳洗更衣畢,穿了一身有如魚麟般閃閃發亮的鎧甲戰袍,出得尾樓船艙外。當下遍海雲帆,但見於洶湧波濤間航行的船隊,已然各船皆擂起戰鼓,以提振軍心。直是隆隆鼓聲,上衝霄漢,下震大洋。偶有震天砲響,更如疾雷破山,風震海。「哼!什麼孽龍!我鄭家軍如此聲勢,連得鬼神都得敬我三分。還怕他什麼孽龍!」見得艦隊軍心如此旺盛,鄭成功一臉豪情難掩,甚感滿意。正就此時,站在高聳桅桿瞭望台的兵士,忽而大聲的呼喊:『注意啊!東方的海面上,又異狀。快向上通報啊!』當下,鄭成功正由階梯步向尾樓艙頂,聽得瞭望兵吶喊,忙取了望遠鏡,向東方的海面瞭望。

「咦!那是何物?怎見遙遠的海面上,看似有一道綿長的黑線!黑線下方又有一道白線!」單筒望遠鏡中,遙遠的東方海面,果似有些不尋常。一時間,鄭成功卻也不知海面上那道黑線與白線,究是何物?僅僅眨了眨眼,定神再仔細看。卻見望遠鏡中,原本那海面細小的黑線,竟像成 一賭黑牆般橫於遙遠的海面。且見橫於那海面上的黑牆,竟似不斷快速的向西而來,向船隊逼近。「怪哉!那究是何物?怎得如此快速向西而來!」直盯著望遠鏡,這下鄭成功,可有點惶惑。正就此時,忽聽得桅桿瞭望台的瞭望兵,驚惶大喊:『是颶風啊!颶風來了。快通...』一語未畢。"嘩喇"一聲船帆巨響,陡然一陣震海的狂風呼嘯,差點將整個近二十丈的帥船掀翻。瞬間,連得那在桅桿瞭望的瞭望兵,竟都被狂風拋甩出瞭望台。且還遠遠的被拋入了波濤洶湧的海中。霎時,船甲板上一片吆喝慌亂,有人趕緊拋繩拋網下海救人。牽繩兵與操帆兵,慌忙收繩與收帆。砲兵裝填火藥開砲,以向船隊示警。號角手亦忙吹號警示全船官兵。旗手更趕忙在桅桿升起三面紅旗,以通知船隊遇到颶風。

一盞茶的時間不到。東方海面原本橫著的那條黑線之物,變成像是一堵黑牆後。轉眼竟成連霄插漢的萬仞高山,宛如一片黑壓壓的山脈高與天齊,鋪天蓋地向船隊襲捲而來。且初時所見,那黑線之下的白線,原來竟是颶風捲起的千層巨浪,排山倒海而來。雖說鄭家軍的艦隊,已提早發覺颶風掩至,彼此示警。然千百艘船艦的艦隊,分四程而進,前後綿延百里。就算提早示警,豈又能周全。再說大船要收帆下碇,動作繁鎖,也不是一時半刻能完成。正當海上的千百船艦,甲板上的兵士忙亂一片。而那黑壓壓宛如末日將臨的颶風,卻已將整個船隊盡吞沒如風暴當之中。驟然,原本近午,日頭高掛的天空,忽而變成昏天暗地,風狂雨驟,巨浪如山。捲入昏天暗地的風暴之中,因風強雨大,船帆更難收。狂風襲來,海上毫無遮掩,其勢之猛,連得手腕粗的帆繩都會被扯斷。甚至整根幾丈長的桅桿,連著船帆都會被連根拔起或吹折。於是整個暴風之中的海面,且見那折斷桅桿的船帆,恰入海面的鬼魅般到處亂飛。有些船帆連著繩索,繩索上還拉著人。而那人就這麼隨著船帆也在天空飛。狂濤巨浪中的遍海船艦,下了碇錨也沒用,仍是被那驚濤駭浪掀起掀落,互相碰撞與衝撞。撞得檣傾楫摧,大船翻覆,官兵落海者更不計其數。

羊山與猴山之間的海面,本是處處暗礁。巨浪翻湧,狂風襲擊,海船無法控制,只能任其撞擊礁石。擱淺已是萬幸。時有像山一樣高的巨浪,宛入泰山崩塌,瞬間將整艘大船盡壓入狂濤巨浪之下。一二十丈的巨艦,幾百船兵,眨眼消失的無影無蹤。駭人的是,狂濤巨浪的海洋宛如巨龍翻攪,人一落海即被吞沒,救都沒得救。且見那鄭家軍船艦,綿延百里海面,遍海呼救,鬼哭神嚎有如煉獄。直比任何的海戰都還要慘烈。當此之時,鄭成功座駕的帥船,當此颶風,亦無法悻免。臨此海上大難,官兵皆躲入甲板下的艙房之中,人人無不滿臉驚恐,只能祈求神明保佑。議事艙房中,且見將官們,面對此海上颶風,亦是個個束手無策。只能任得各船自求多福,官兵自求生路。卻見那太監張忠,忽而下跪,涕淚橫流,向鄭成功陳言:『延平王啊!為了船隊、為了官兵。請您向那懵瞽龍王祭拜,懇求原諒吧!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護衛都督陳德,見太監張忠向鄭成功下跪陳言,亦隨之下跪。同樣陳言:『國姓爺。張公公說的對。咱船隊航於海上,雖不可盡信鬼神。但鬼神之說,卻可動搖軍心。不論羊山的深海下,是否有龍王興風作浪。今日咱既來到這羊山的海域,正巧又遇到狂風巨浪。為安定軍心,還是請國姓爺,備香燭金紙祭拜龍王。以安軍心!』艙房的眾將官,早被海上的狂濤巨浪嚇得面色如土,聽得都督陳德的建言。頓是人人趕忙下跪,同時陳言:『懇請國姓爺,祭拜龍王!』眼下的景象,看在鄭成功的眼裡。直如是所有的將官,都在逼迫他必須向那懵瞽龍王,下跪屈服。雖說鄭成功鐵齒不信,有什麼龍王作祟。然昨晚整個夜裡,鄭成功卻是噩夢連連,都在與那叫懵瞽的惡龍博鬥。由是,鄭成功怎肯向那孽龍,臣服下跪。眼下,被眾將官逼迫之下,陡見鄭成功濃眉一皺,勃然大怒。一個起身,頓將身邊的一張桌子給掀翻,嚇得眾將官面無血色。且見鄭成功,即破口大罵:『胡塗!一群胡塗蟲!什麼孽龍!就算真有孽龍,咱正義之師,難道怕它孽龍。屈屈孽龍都怕,那還要如何復我大明江山!簡直是一群胡塗蟲!』語罷,鄭成功怒氣沖沖,一個轉身,即離開了議事艙房。

艙房中的眾將官,嚇得面面相覷,久久啞口無言。直到一陣夾雜著海水的強風,猛然灌進了艙房。面面相覷的將眾將官,這才猛然回過神來。『誰開了艙門?難道是國姓爺,跑到甲板上去了!』一人開口問,驟然讓眾將官,嚇得惶然失措。因為當此狂風暴雨吹襲,大船在驚濤駭浪中,搖晃得像是擺盪的鞦韆,人站都站不腳。況是排山倒海的巨浪撲擊,舉凡甲板上之物,無不被沖刷入海。瞬間淹沒於萬丈波濤之下。而身為船隊主帥的鄭成功,此時跑到船艙外,豈不是自尋死路。『國姓爺,跑到甲板去了!太危險了!快呀!快呀!快把國姓爺找回來啊!』一時艙房哄然,眾將官爭先恐後,齊湧而出艙房。就怕遲了片刻,鄭成功有個三長二短,眾人拼了性命的從甲板的艙門,爬出了甲板。

帥船的甲板上,果然是巨浪如山一波一波的狂濤,宛如山崩地裂般的轟然衝擊。不但船帆撕裂,桅桿吹折。巨浪沖刷的甲板,那白浪滔滔幾把所有一切都捲入海中,更不見鄭成功的身影。狂風暴雨中這可讓眾將官嚇的魂飛魄散,以為國姓爺也被巨浪沖入了海中。正當眾人嚇破膽之際,風暴之中忽卻聽得有怒吼之聲,由尾樓的艙頂傳來。『孽龍!我鄭國姓在此。有膽,你這孽龍就衝著我鄭國姓來,不需找我的官兵麻煩...』聽得怒吼之聲,眾將官抬頭望向尾樓的艙頂,這可更讓人人嚇得,幾要三魂七魄俱飛。因為當此狂濤巨浪襲擊,鄭成功不但是跑出了船艙外,居然還爬到了船尾樓的艙頂上。且別說尾樓艙頂毫無遮掩,一個巨浪拍擊下來,恐就要將鄭成功沖入海中。光是那一陣陣的狂風,亦隨時都可能將鄭成功給吹飛上天,再落入狂濤吞沒。然鄭成功竟直挺挺的站在尾樓艙頂,視眼前的狂濤巨浪為無物。

『孽龍!出來!我鄭國姓一點都不怕你。我鄭國姓乃承天之命,要復我大明江山。你屈屈一條孽龍,休想阻擋我驅逐韃虜,反清復明...』尾樓艙頂上,因風勢著實太猛,兼之大海在巨浪中搖晃,讓人站都站不住腳。卻見鄭成功一手抱住一根折斷的桅桿,一手從腰間拔出了尚方寶劍,指著眼前的狂濤巨浪,不斷的怒吼。一波有如山一樣的巨浪,陡然從眼前崩塌而下,幸而沒沖上尾樓艙頂。但在甲板的眾將官,已是看得嚇出一聲冷汗,個個聲嘶力竭的狂喊:『國姓爺!快下來啊!快下來啊!危險啊!快下來啊!』然鄭成功猶似聽不見眾人的吶喊。仍是揮舞著手中的尚方寶劍,不住的對狂濤巨浪怒吼:『孽龍!你休想奪走我的大明國。隆武帝賜我國姓朱,視我為駙馬,視我為家人。隆武帝還賜"成功",給我為名。就是希望我驅逐韃虜、復我大明江山成功。孽龍!我決不允許任何人,毀我國家,奪我江山。不管是滿清貝勒,還是你這孽龍,都一樣!誰要是奪走我的國家,奪走我的家。我定要把它抽筋扒皮...』

「奪走我的國家!奪走我的家!」怒罵至此,鄭成功的語調,竟已語帶哽咽。因為鄭成功的腦海中,當下浮現的,盡是他在日本平戶與母親田川氏,骨肉分離的景象。時而閃過,唐王隆武帝,賜他國姓朱,對他殷殷的期待。時而又想起,他奉隆武帝之命,堅守仙霞關阻清兵入福建。但其父親鄭芝龍卻故意斷其糧餉,讓他守不住仙霞關。進而清兵大舉入閩,不但害死他的母親田川氏,連得隆武帝也被清兵擒殺。種種骨肉分離,家破人亡的往事,直讓鄭成功痛徹心扉。而造成這一切悲劇的,無非就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因此狂風暴雨中,每當鄭成功口罵「孽龍」,總不由的更加的憤怒。亦寧死於海上的驚濤駭浪,也不肯向那「孽龍」屈服。眾將官亦知鄭成功,性情剛烈,耳根子硬,往往聽不進他人的建言。鄉里傳言,叫他祭拜龍王,不要驚擾龍王,他也不肯。明知危險,叫他從尾樓艙頂下來,自也是不可能。所以要讓鄭成功從尾樓艙頂下來,唯一一途也只有眾人爬到艙頂,去把他抓下來。

『國姓爺!危險啊!快下來啊!』颶風襲捲海洋,巨浪如山撲擊,寸步難行。眾將官縱是心急,爬上尾樓的階梯上,卻是進一步退兩步。好不容易,終於爬上艙頂。十來個將官,有的拉,有的推,拼命的將鄭成功拉下尾樓艙頂。然性情剛烈的鄭成功,卻仍是滿口對著孽龍怒罵,死活不顧。且見眾人使勁力氣,剛將鄭成功拉下了艙頂。"豁啦!"一個濤天巨浪,宛如萬仞高山由天而崩,倏忽撲向帥船。濤天巨浪不偏不倚,就從尾樓沖刷而下。三四個將官,尚在尾樓艙頂,避之不及。瞬間被巨浪捲入海中,唯呼救聲隨狂風而去。也就差在絲毫之間,鄭成功剛被拉下艙頂。若尚在艙頂,勢必也早已淪為颶風中的海上波臣。雖沒被巨浪沖入海中,卻也被巨浪沖下了尾樓的階梯,直沖到了船甲板上。也就差那麼一點點,鄭成功與眾將官們,幾也要從帥船的舷邊被沖刷入海。幸好被舷牆擋住,這才悻免於難。也是被這濤天巨浪這麼一沖刷,似也終澆息了鄭成功心中的怒火,讓其冷靜了下來。況是剛剛親眼目賭,幾個跟隨他征戰十數年的將官。瞬間被巨浪捲入海中,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更讓鄭成功頓感震驚與悲痛。

渾身濕淋淋的鄭成功,被眾將官們護送回議事艙後,已然沒有澎湃洶湧的怒氣。僅語氣平淡的,對太監張忠吩咐說:『張公公。備香燭金紙來。本帥將親祭龍王,並祈求神明保佑官兵平安!』太監聽了不敢怠慢,忙去供奉媽祖的神明艙中準備。額爾,鄭成功也已一身冠帶,率眾將官來到神明艙。張忠備妥了祭品水酒,點了香燭,依禮給鄭成功與眾將官,遞上了三柱清香。鄭成功手執清香,即率將官祝禱。虔誠祈求:『天妃見証。我鄭成功率領三軍,欲驅逐滿州韃虜,恢復中原,中興大明國。倘若我沒這個命,上蒼註定要讓我失敗。那就讓這狂濤巨浪,立刻將我的船隊都淹沒沉滅。但假如我鄭成功乃承天命而來,終有一日將中興大明。那就祈求天地與海神,立刻讓這海上的狂濤巨浪,立刻風平浪靜。而倘我艦隊途經羊山,驚擾到了此地的海龍王。那風平浪靜後,我鄭成功必將親赴羊山的大王廟,請張真人再為海龍王醫治眼疾!』

說也怪!當鄭成功虔誠祝禱完畢後。原本海上黑天暗地的狂風暴雨,忽而漸漸雲開見日,狂濤巨浪亦漸漸止息。約莫半柱香的時間,蓊鬱的羊山與猴山,矗立海面上清晰可見。整個大海已然風平浪靜。縱是大海風平浪靜,但鄭家軍的千百艘船艦,卻是已然分崩離析,簡直潰不成軍。有的船觸礁,有的船翻覆海面,有的船擱淺,有的船桅桿折斷,有的船船帆撕裂。甚至有的船整艘船,幾被狂濤巨浪撕裂成了碎片。遍海飄浮士兵的屍體, 舉目之淒慘,比之十幾年來,與清兵作戰的任何一場戰役,傷亡都還要更慘重。因遭此颶風,船艦大部份都已損害,亦已無法再北伐金陵。既出師不利,不得已之下,鄭成功只好令船隊傳遞軍情,將艦隊召回。從羊山再返回舟山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