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 鳳凰花開

引用自:http://blog.udn.com/changerose/1921093

六月,又見鳳凰花開,也是學生高唱驪歌時,校園的離情開始醞釀起來,讓人驚艷於紅花滿樹頭的鳳凰花,本應給人熱情奔放的印象,只因她盛開在畢業的季節,於是被當成了離別的象徵,在六月交織著美麗與哀愁。

鳳凰木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島,十九世紀末移植來台灣,由於他的適應環境能力強,在台灣是很常見的樹種,幾乎每個學校都有鳳凰木,位於台中的東海大學更以鳳凰木聞名,是觀賞鳳凰花群體綻放數大為美的好地方。

鳳凰木自東海創校到現在歷經數十載,從小小幼苗到巍然撐起一片綠色天空,每年迎新送舊,驪歌唱過多少回,總是深情不變的守護著。

鳳凰花開的季節,翠綠的約農路景色又不同了,著上大紅衣裳盛裝打扮,彷彿要來參加畢業舞會。

年我來晚了,今年我來早了,都沒看到整條約農路如火焚焚的勝景

 

先前我打電話到東海學校,冒昧的請問鳳凰花開了嗎?總機小姐以非常柔美又親切的聲音回答:開了,開得很漂亮。怕我不相信似的,她又強調一次:開-得-很-漂-亮。我聽了振奮不已,眼前看到的約農路卻只抹上少許胭脂,可是,總機小姐明明說開得很漂亮的。
後來當我看到綠樹上頭冒火的一團團火焰,不禁暗笑自己太心急了--根本不必擔心哪裡才看得到花,只要循著火紅的顏色指標前往就是了。
鳳凰木的枝條橫向伸展呈「展翅狀」,形如振翅待飛的鳳凰,加上滿樹紅花綠葉,豔火彷彿要焚燒盡一切,似鳳凰浴火重生,因此得鳳凰木之名。
鳳凰木的英文名為Flame of the Forest,聽說此名字的來源是因為以前有一航海家到達一個新地方,看到森林中的鳳凰木開花,遠遠看似是熊熊烈火,便驚呼森林大火,但原來是鳳凰木正在盛開,整株樹木彷彿燃燒起來一樣,可見鳳凰木盛花的景觀有多震撼!

 

有人形容:「一棵鳳凰木開就像浴火,一群鳳凰樹開就像火災現場」,形容得真是生動,東海著名的路斯義教堂周邊,有多棵高聳的鳳凰木,等不及鸝歌奏樂,早已盛開地燦滿無比,遠遠看去,真的有如著了火。

 

鳳凰木因鮮紅的花朵搭配綠色的羽狀複葉,被譽為世上色彩最鮮艷的樹木之一。

 

一樹火紅的花朵,燃燒著六月熾熱的離情。

 

六月的驪歌,不必獨唱。

照說鳳山市花是屬於夏日豔陽的,蒼綠的枝葉中綻放出火熱的紅,在陽光下耀眼才是。然而一個真正出色的演員,無須其配角同台,也可獨挑樑演出。你看鳳凰花那令人心跳的火紅,讓陰沉的天空鮮活起來!




團團錦簇的花,是喜鵲在樹梢編織大繡球嗎?

紅色的鳳凰花環繞的校園,抹上紫藍色的柔美風景。

藍花楹又稱巴西紫薇,原產於美洲熱帶,在台灣不多見,外型酷似鳳凰木及銀合歡,其最大區別為鳳凰木開紅色花,銀合歡開白色花,而藍花楹開子紫藍色的鐘型小花。

鳳凰花與教堂構築成的美景,是東海大學最經典的畫面。

路思義教堂是東海大學精神表徵,由國際級知名建築設計師背律銘設計藍圖,其最特別之處,應在它的多面向,無論從正面看,背面看,側面看,都能看出它的別緻曲線美感,令人百看不厭。

停車場的這棵鳳凰木長得端正福泰,頗有「母儀天下」的風範,堪稱是東海的鎮校之寶。

是誰搖落飛舞的蝶

這是前年拍到得繁花盛開,風華鼎盛。

梅雨季節的豪雨,說來就來,雨下得又狂又急,正是學生下課的時候,我們在屋簷下躲雨,看著十八九歲的大孩子,大雨中挺進,毫無畏色。想起自己年輕時,不也是這樣的嗎?現在帶著雨具還不敢冒著被淋濕的後果,一心只想等雨勢變小,或雨停。

因為雨,將我們困在校園內,也幸虧下雨,在走走停停的過程中,有更多欣賞學校的時間,二個來歷不明的校外人士,在系館,教室,宿舍外徘徊遊蕩,沒有人對我們側目以視,也不認為有陌生人闖入他們的私有領域,我們接收到的是友善的眼光,可見東海大學的校風十分自由。

惹火的鳳凰花和內斂的日式建築也很搭調。

誰說鳳凰木就得一樹擎天,偶爾它也想學柳葉垂。

隨風舞動,掀起美麗的波瀾....

花的光影憾動了窗

當鳳凰木年紀越來越大,它的根會變得很粗壯,像木板一樣厚厚的,稱為「板根」,板根可以讓樹站得更穩,穩穩地向上生長,也可以擋水,增加樹的呼吸面積。

寬闊的板根站穩身子,不怕樹上颳颱風。

去年有些鳳凰木生病了,經林業試驗所專家鑑定,罹患褐根腐病,根部已部分感染腐朽,恐持續惡化,已施藥處理。
今年來看鳳凰木,看見它們長得欣欣向榮,並開出滿樹燦爛的花朵,讓人打從心底感動,多麼旺盛的生命力,我看到的鳳凰花只有美麗,沒有哀愁。

引用自:http://blog.udn.com/changerose/192109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