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意識形態的戰場(中國篇)

「政治」者,即一個社會藉著權力運作,去做物質價值與精神價值的分配。物質價值的分配,指的是土地錢財稅務之類物質的分配。而精神價值的分配,指的就是意識形態的分配。譬若國族認同、教育資源、同性戀婚姻...等等意識形態。且先說「威權政治」,因其權力由上而下,所有的分配問題也是由上位的掌權者,對百姓分配。因此威權政治,其政治只是少數掌握權力的人的事。譬如古代中國的皇帝與朝廷的官員,決定了百姓的一切分配問題。至於對百姓而言,政治也只是「天高皇帝遠」的事,一般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根本不理政治之事。至於「民主政治」,權力歸於人民,分配的問題也就成了所有人的問題。至於誰有權力去做分配?於是那就大家各展本事,一起來爭這個物質價值與精神價值分配的權力。所以說民主政治,乃為全民政治。每個人都得參與去爭奪這個分配的權力,若你不願去爭,那你就只能被動的等待被分配。結果是整碗都被捧去,最後你連一個立足的地方都沒有。而這就是國民黨的悲劇。

國民黨的為政之道,稟持的一向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然中國的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建構的威權統治體制。以及強調「君子無所爭」的和諧社會,與講求謙讓的忠恕之道,似乎卻都很不利其他不同意識形態的建構。看看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各種學說,大鳴大放。然漢朝以來,自中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幾乎二千多年來,整個中國的思想就停滯如一潭死水,再沒什麼新的學說出現。就算有什麼宋明理學,其實也只是一些儒學陳腔爛調的延伸而已。這也無怪稟持儒加思想的國民黨,面對民進黨以各種意識形態武器的攻擊,而其本身似乎總是缺乏建構意識形態武器的能力。於是始終只能處於挨打與被牽著鼻子走的份。
反觀西方國家。雖然歐洲的黑暗時代,於羅馬教廷與教會的威權統治下,也曾出現思想的停滯。然文藝復興後,其各種科學、哲學與藝術的學說論述,便如雨後春筍出現。及推動民主政治後,西方國家的各種新的學說與理論,有如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的論述,更如百花齊放。因為民主政治的全民政治之下,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權力而爭。社會中充滿了各種不同意識形態的衝突,人民為了爭大自己的力量,那就必須結合相同意識形態的人,形成所謂公民團體。而公民團體為了擴張自己的意識形態的領土,那就必須以有系統的思想來論述己身的意識形態,以博得更廣大群眾的支持。於是全民政治下的民主社會,恰就有如一個意識形態的戰場,彼此不同的意識形態,一年到頭不斷的競爭與交戰。正是如此,恰就有如全民皆兵的概念。使得西方民主國家,對於意識形態的建構能力,可謂一年到頭都在操兵與練兵,焉能不強大。

再說此時的中國。其實不也面對與台灣的國民黨,相同的困境。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經得三四十年的經濟改革開放後,已然擠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在經濟,軍事與科技上,縱然或已能與歐美西方國家並駕齊軀。然在意識形態的層面,中國與滿清末年的大清國,面對西方的侵略,實並無太大的差異。當此二十一世紀,整個世界的規則,即國際社會意識形態的層面,幾乎都由歐美西方國家所制定。而且這些歐美國家,以民間形式組成的國際組織與NGO團體,還像老師給小學生打分數般。無論是人權狀態,民主化程度、新聞自由、環保現況、二氧化碳排放量、綠能普及度。乃至宗教自由、同性戀平權等等...每一年歐美國家的公民組織都會給世界的每一個國家打分數。有的國家分數太低,歐美國家就會以高高在上的統治者的威權,要求這些國家改進。若不改進,歐美的意識形態殖民主,動輒就會施以各種的國際制裁恫嚇。再不乖乖聽話,按照歐美國家要求的意識形態,加以改進。最嚴重,甚是歐美國家會聯合起來,以戰艦飛機坦克車,兵臨城下,施以軍事制裁。看看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回教世界,有的國家被搞到支離破碎,有的國家領導人甚至被抓捕吊死。而面對二十一世紀,自恃優越的歐美白種人國家,以意識形態做為武器的攻擊與侵略,難道中國就能倖免於難?

俗話說「柿子挑軟的吃」。十六十七世紀,歐洲海權時代興起,白種人幾乎佔領了整個世界做為他們的殖民地,盡情的掠奪,以肥其國。只是當時的歐洲人以為中國很強大,所以尚不敢輕易侵略中國。及中英鴨片戰爭後,滿清潰敗,中國只是一隻紙老虎的形象被戳破。於是歐美列強有如狼群般,傾巢前來圍攻,最後幾把整個中國瓜分與殖民。二十世紀是石油控制世界的時代,不幸中東阿拉伯地區盛產石油。於是中東的阿拉伯世界,又成了歐美狼群競相掠奪,與掀起漫天烽火之地。至二十一世紀,中國再度崛起,而十四億人的龐大市場,豈又怎能不讓歐美的國際狼群垂涎三尺。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崛起,似更威脅到了歐美國家對整個世界的控制與統治。當利益受的威脅,而這豈又是自視優越的歐美白種人國家所能忍受。於是歐美白種人國家,開始對中國展開攻擊,這本也是可以預料之事。當然最先開始的,總是使用意識形態的攻擊。
民主、人權、環保、新聞自由、二氧化碳排放、同性戀平權...面對來自歐美國家發動的意識形態的攻擊。而中國的反應,總是讓筆者想到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當其受民進黨意識形態攻擊時的反應。就是只能支支吾吾的辯解,且因話語權都在對方的手上, 時而措手不及,就只能被牽著鼻子走。因為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其實是一樣的。因為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就有如中國國民黨一般,都又承襲了中國儒家思想建構的威權體制。而儒家思想,君臣父子各安其位的「和諧社會」概念下,使得人民不敢有異議;若有異議也會被踩平。「君子無所爭」的概念下,更使人民不敢論述自己的思想,去爭取自己的權力。一個社會既無異議,也無思想的論述與競爭,那這個有如一潭思想死水的社會,又如何能發展出多元競爭的意識形態;與建構出對抗外來意識形態侵略的武器。於是乎,面對歐美西方國家,以意識形態當做武器的攻擊;而中國的反應也只能有如滿清末年,面對西方國家堅船利砲的叩關。總是措手不及與不知所措。恰如面對香港的「反送中」抗爭。

威權鎮壓與武力恫嚇,通常是一個威權政府最常用來應對群眾抗爭的方式。於是八月一日的中共建軍節,駐香港的解放軍鎮暴演習,就以鎮壓香港反送中為背景,拍了一段影片紀念建軍節。其恫嚇香港民眾的意味,不言可喻。筆者看在眼裡,但只覺幼稚愚蠢。因其顯示出的,就是一個威權政府面對群眾抗爭的左支右絀,黔驢技窮拿不出辦法之下;恰如一條狗被逼到了牆角因退無可退,只好使用暴力張嘴咬人。但這也不能怪中共政權。畢竟威權政治下,單一思想的意識形態,恰就有如神經元連結很少的爬蟲類大腦。雖然中國很大,但那頂多也就是讓中國變成一隻恐龍而已。反觀西方多元競爭的社會,其建構的多元思想的意識形態,恰就有如神經元連結繁複的人類大腦。而一個爬蟲類的大腦,就算是巨大的恐龍,卻又如何能在意識形態的競爭上,與人類的大腦抗衡。事實上,若是中共真的派解放軍去鎮壓香港的反送中抗爭,恐怕那還真的就直接掉入了歐美國家,所設下的陷井。 且近來,還真有歐美國家已然製作了中共解放軍鎮壓香港反送中的假影片,開始在網路上散佈。畢竟假如中共真的派兵鎮壓香港的群眾抗爭,那無疑將會重重的折損中國,幾十年來在國際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威望與誠信。而一旦中國在國際上的威望與誠信折損,往後想在國際上再推動什麼恐都將更困難;再別說想要與歐美國家抗衡,恐也更將是緣木求魚。有這麼好的機會打擊中國的國際地位,那些歐美國家豈會輕易放過。

群眾抗爭、街頭運動...這原本就是一個民主社會的常態。因此若說筆者有什麼好建議,那就是筆者要建議中共政權,理都不要去理香港就好了!秉持「一國兩制」原則,最好是連一句話都不要講。因為民主社會,原本就是衝突的社會,各種的意識形態永無止盡的競爭與衝突。倘以威權政治的角度,要求社會和諧不能有衝突,那豈還叫民主政治。想想台灣從威權社會轉型民主社會,不也烽火連天,燒了二三十年。而今日的香港,其實也只是在走台灣走過的民主轉型之路而已。雖說香港被英國統治了九十九年,然其真正的民主化,其實卻是從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才開始。因為英國殖民統治香港九十九年,總督都是由英國直接派任,那裡有讓香港自己選舉最高長官的份。或許有人會說:「香港反送中越演越烈,看似永無休止之日!」但筆者認為,無論如何,這都必須讓香港社會,自己去求取平衡。因為這就是民主轉型的過程,必需面的陣痛。也唯有透過這樣的陣痛,百姓經過學習與領悟,一個社會方才可能進入真正的多元競爭的民主社會。而在這個香港民主轉型的過程,中共政權所該做的,就是好好的觀察,好好的學習。最好是讓大陸的百姓也能看見,並在思想上參與這個民主轉型,整個社會充滿混亂與衝突的過程。就算是打預防針!

中國的民主化,權力歸於人民,乃是滿清末年孫文倡導革命以來,渴望建立的新中國。不幸,民主新中國剛建立,卻是「人民束縛頓除,不知所措」,導致整個中國陷入內戰而分崩離析。共產黨解放中國後,或許毛澤東也曾有將中國帶向西方多元思想,這樣的夢想。於是推動「文化大革命」。其「打倒孔家廟」與鼓吹「大鳴大放」的目地,或也是為了破除中國傳統的儒家威權思想。可惜在中國尚無民主經驗的基礎之下,最後反卻帶給中國一場前所未見的大浩劫。然由此亦可見,具有遠見的中國領導人當都知,若要與西方國家抗衡,光是經濟發展與軍事的進步,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在意識形態的層面,也需「師夷之技以制夷」。畢竟較之西方國家的全民政治,縱然中國有十四億人口,但在儒家思想的威權之下,其建構意識形態的能力,頂多應也就只有到達西方一個幾百萬人小國的水準。因西國國家的全民政治,整個國家,一年到頭,各種意識形態的競爭有如全民皆兵。那怕一個還在吃奶的小娃,恐怕都還不會叫爸爸媽媽,一開口就已經開始在罵中國。而在中國,政治乃是「天高皇帝遠」的事,會去思考政治與建構意識形態之事的,頂多也就是那幾百萬個從政者與社會菁英。一旦面對歐美國家,以排山倒海而來的意識形態的攻擊;而無力建構意識形態的中國,豈又能招架的住。到頭來終究有如滿清末年,歐美國家挾其有如堅船利砲的意識形態前來叩關,而中國卻只能一籌末展的暴怒與被牽著鼻子走。

「面對意識形態的攻擊,也唯有建構意識形態的武器,才能與之抗衡!」這也是筆者想說,台灣與香港的民主化,對整個大中國而言,將是非常重要的事。一則,台灣與香港若能完成民主化,那就能破除常常聽人說的─「中國人不適合民主政治」這樣的謬論。二則,因同文統種,所以台灣與香港的民主化過程,可以提供給中國很多的經驗與數據。更可以讓中國大陸的人民,更了解民主政治的轉型過程與有所準備。當然中國大陸願不願意民主化,這得由中國大陸的民眾自己決定。畢竟民主政治與威權體制,各有優劣。要說威權政治以單一思想建構的和諧社會,那就像是陸地上的一面湖,平靜無波,縱然有石頭落入湖中掀起漣漪,也會很快被彌平。但因為湖水平靜少流動,卻也容易優養化,導致整個湖腐化發臭。至於民主政治以多元思想建構的衝突社會,則有如永無止盡波濤洶湧的大海。當然大海無盡的波濤洶湧,必也將導致很多人的不舒服。然而波濤洶湧的大海,卻更具豐沛的生命力與能孕育萬物。多元思想的衝突過程中,經過論述與競爭,更多意識形態的工具與武器,亦將由此而生。所以說,台灣的民主轉型,其實也只走了一半的路而已。雖可看見擅於建構意識形態的民進黨及其綠營,總以各種意識形態的武器攻擊,幾將國民黨割喉割到斷。可卻尚看不見秉持中國儒家思想的國民黨,這邊的藍營,也能建構意識形態的武器,予以反擊與競爭。因此台灣的民主化轉型,其實尚未完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