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鄭家軍與荷蘭艦隊的交戰歷史

 

赤崁城只是緊鄰台窩灣東岸的一座小城。這座荷蘭人的普羅民遮城,原本也僅是荷蘭人擔心麻豆社、蕭壟社的中國農民再次造反,而在赤崁所築之城。所以這座城的防禦力,要對付手中只有鋤頭,與竹篙湊菜刀的中國農民,自然綽綽有餘。但若是要對付來自海上的戰艦攻擊,那就顯得太過薄弱。就算國姓爺從荷蘭行政官萬倫坦的手中,接收了普羅民遮城後,為防止荷蘭人從內海攻擊,又在臨著台窩灣的前方,築了一道城牆。然而這也僅是有如在易碎的蛋殼上,又包覆了一層土。倘若面對荷蘭艦隊,威力強大的火砲攻擊,根本無濟於事。所以一獲報荷蘭艦隊進入內海後,國姓爺也並不坐鎮在赤崁城內,隔岸觀戰。畢竟依國姓爺在戰場上,慣於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的性格。自然是獲知荷蘭艦隊進入內海後,他也即刻登上內海的帥船,準備親自督軍作戰,與荷蘭艦隊展開對決。五艘荷蘭巨艦,與更多的中小型船及搖櫓船,由水道進入內海後,國姓爺已命鄭家軍的艦隊,撤回內海的北邊。因為荷蘭紅夷的火砲厲害,眾所週知。況是配備了近二百門火砲的五艘荷蘭巨艦,同時進入內海。所以國姓爺自然也不打算,與其硬碰硬的正面對決。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只能智取,不可力敵」...國姓爺的身邊有許多老將,做其參謀,而就是那些老將,給國姓爺的建言。實話說,興兵抗清,十數年來,國姓爺雖然身經百戰。但所面對的,都是清兵。清兵也有水師,但清兵的水師,戰力薄弱。頂多就是鄭家軍叛降滿清的艦隊,還比較能戰。所以國姓爺根本不看在眼裡。然而面對荷蘭紅毛,武力強大的艦隊,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五個多月前,率兵渡海來台後,那是國姓爺畢生第一次,與荷蘭人的艦隊交戰。因是出其不意攻台,荷蘭人毫無防備,且當時在台灣也僅有四艘荷蘭戰艦。所以讓首次遭遇荷蘭艦隊的國姓爺,僥倖取得勝利。但說僥倖,也並非僥倖。因為對國姓爺而言,雖說是第一次與荷蘭艦隊交手。然而對鄭家軍而言,與荷蘭艦隊交戰,其實早就已經經驗豐富。就說,國姓爺的父親鄭芝龍,剛接受大明朝廷招撫之時。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剛佔據台灣為其殖民地。其首任台灣首長普徹曼斯,囂張跋扈,為求通商與抓捕中國奴隸築城,常率領艦隊,前往大明國沿海劫掠。大明朝廷,面對荷蘭強大的艦隊挑釁,束手無策。只能命剛接受招撫的鄭芝龍,率軍前去追剿。鄭芝龍一方面,雖迫於朝廷壓力。一方面卻也正想向朝廷,展示鄭家軍的軍威。即寫信給普徹曼斯,公開向其荷蘭艦隊約戰。地點就選在金門料羅灣。

 

鄭芝龍與普徹曼斯,公開約戰於金門料羅灣。雖說那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但曾親身參與過那場海戰,或是親眼目睹過那場海戰之人,無不記憶深刻。當時,跋扈囂張的普徹曼斯,仗著荷蘭艦隊稱霸世界所向無敵之威,率領了十三艘武力強大的荷蘭艦隊,前來赴約。並揚言─「將奉耶和華的聖名,戰勝敵人。徹底打垮這個滿是雞姦者的國度!」而另一邊,鄭芝龍則是以剛建造好的十四艘,仿造荷蘭夾板船的戰艦,為主力艦隊應戰。雙方艦隊在金門料羅灣的海上列陣,岸上搭起的看台上,則站滿了大明朝廷派來的官員,用千里鏡觀戰。因為這場海戰,就是鄭芝龍刻意的安排,目的就是要讓大明朝廷的官員,親眼看看鄭家軍的實力。結果,一鳴炮開戰。鄭家軍即以陣中最大的戰艦,直接衝向荷蘭艦隊陣中,武力最強的一艘戰艦。無論荷蘭艦隊,如何發火砲攻擊。但那艘中國戰艦,就是冒著槍林彈雨,有如士兵都視死如歸般,直往荷蘭艦隊衝。當然那麼巨大的戰艦,就算用再猛了火砲攻擊,一時半刻也打不沉。於是那艘中國戰艦,就這麼直接衝撞上荷蘭艦隊中,武力最強大的那艘戰艦。隨即中國戰艦上的中國士兵,盡跳海逃走。然後整艘中國戰艦,就這麼起火爆炸,將那艘被衝撞上的荷蘭戰艦,也一併炸得粉碎。當時,無論是在岸邊觀戰的朝廷官員,或是荷蘭艦隊上的士兵。乃至是荷蘭艦隊的指揮官普徹曼斯,目睹這一幕,無不各個張大嘴巴,有若鴨子聽雷般的驚呆。

受此驚嚇,荷蘭艦隊就此軍心大亂,人人惶恐。霎時之間,原本目中無人的普特曼斯,幾乎更忘了該怎麼作戰。然而鄭家軍卻藉此氣勢,發動猛攻。最後,普徹曼斯所率的荷蘭艦隊,潰不成軍,剩下殘軍敗將,倉皇逃走。事後,鄭芝龍向朝廷,上報戰功則為─「計生擒夷眾一百一十八名,馘斬夷級二十顆,焚夷夾板巨艦五隻,奪夷夾板巨艦一隻,擊破夷賊小舟五十餘隻,奪盔甲、刀劍、羅經、海圖等物皆有籍存。而前後銃死夷屍被夷拖去,未能割級者,累累難數,亦不敢敘。」總之,金門料羅灣一戰,鄭家軍可說是以出其不意的戰術,將稱霸世界海洋的荷蘭艦隊,打到灰頭土臉。就此,得到教訓的荷蘭艦隊,也再不敢到中國沿海,劫掠撒野。僅能聽從鄭芝龍的命令,乖乖待在台灣;並向鄭芝龍租旗,以與中國通商。

 

金門料羅灣之戰發生時,國姓爺當時仍年幼,且身在日本平戶島,尚未被帶回中國;自然無緣目睹。但對於鄭家軍與荷蘭紅毛交戰的事蹟,國姓爺被帶回中國後,自然也就屢屢都會聽人說起。且除了金門料羅灣之戰外。事實上,更早之前,鄭家軍也早就曾與荷蘭艦隊交過手。聽說,那是天啟二年。有個叫雷爾生的荷蘭艦隊司令,率領了十二艘戰艦,一千多名士兵,佔據澎湖,要求與中國通商。而大明國朝廷,派出了上萬的水師軍,數百艘的戰船,竟也無法將雷爾生所率的荷蘭艦隊,從澎湖驅離。因朝廷無力驅離佔據澎湖荷蘭人,也只好默許漳泉海商私下串聯,邀請居住在日本平戶島的大海商李旦,出面斡旋,盼能勸離荷蘭人。

「李旦是鄭芝龍的義父」這是眾所周知。旦漳泉河洛海商,何以邀請李旦介入斡旋?原因無他,一則,李旦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龐大的生意往來,不看僧面看佛面。二則,則是李旦能夠指揮一支武力強大的艦隊。即是顏思齊與鄭芝龍等二八兄弟,受李旦之命,在台灣笨港練兵,組建的笨港艦隊。至於李旦為何要顏思齊,號召弟兄,組建這支笨港艦隊?起因,則是早年李旦,原本在呂宋馬尼拉經商。但呂宋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稱為菲律賓。後來西班牙人擔心中國人會佔領馬尼拉,即在馬尼拉煽動土著,發動對中國人的大屠殺。數萬中國人,因此死於馬尼拉大屠殺。包括原本富可敵國的李旦,其產業也一夕被西班牙人抄沒。甚至連年紀一大把的李旦,都被西班牙抓捕為奴隸,被押到船上充作搖櫓工。幸而,那艘西班牙人的船到達日本後,李旦趁機逃脫。但就此李旦也明白,─一個中國海商想在海外經商,倘若沒有強大的武力做後盾與紅毛番相抗,那就是「人為刀殂、我為魚肉」。到頭來,賺再多錢,也會一夕化為烏有。但大明國厲行海禁,嚴禁百姓「片筏不准出海」,一旦出海就成「通番奸民」,論罪當斬。所以大明國不但不可能成為中國海商的後盾,反還處處追殺海商。

漳泉河洛海商在大明國,被視為通番奸民追殺。就算好不容易,一艘船滿載貨物出海。面臨的,卻是歐羅巴洲來的紅毛番強權,荷蘭人、英國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派出艦隊橫阻海路。一旦發現中國貨船,這些紅毛番的艦隊,就是殺人越貨,劫走整艘船,讓中國海商血本無歸;甚連性命都不保。有鑑於此,李旦在日本國東山再起後,即以其在中國河洛海商中的崇高輩分,開始寫信聯繫漳泉與海外的河洛海商,共組聯盟與艦隊。藉此與海外的紅毛番相抗。漳泉大海商黃明佐,巴達維亞中國海商頭人蘇鳴崗...得知李旦欲聯合海內外中國海商,共抗紅毛番的宏圖大願後,皆願傾力相助。當時,正值日本戰國時代,戰場戰敗的士兵,與失去雇主的日本武士,多浪跡到平戶島,尋求謀生的機會。於是李旦,命頗受日本武士敬重的甲螺顏思齊,招募這些沒有雇主的日本武士與日本士兵,組織艦隊。甲螺顏思齊既受李旦委託,即也招募了數千日本武士與士兵,將其帶到台灣笨港,作為組建艦隊的基礎。爾後,又得漳泉大海商黃明佐之助,從閩南漳泉潮,陸續招募了數萬流民與農民到台灣笨港練兵。於是一支三四萬兵馬的笨港艦隊,就這麼在台灣笨港形成。而這也就是鄭家軍的前身。

簡而言之,這支由海內外中國海商聯合起來,共同組建的笨港艦隊,其原本主要針對的敵人,就是橫行海上的紅毛番艦隊。而其主要的工作,也就是替中國海商運送貨物,捍衛中國海商通商行路的安全。大明天啟二年,荷蘭艦隊司令雷爾生,率艦隊佔據澎湖。李旦受漳泉海商請託,出面斡旋,也讓這支笨港艦隊,第一次露了頭臉。因李旦出面斡旋後,一方面要求雷爾生,從澎湖撤軍到台灣。當然李旦也寫信給顏思齊,要他在台灣讓出一個港口給荷蘭人,作為與中國通商之用。另一方面,面對雷爾生的強硬,李旦也命鄭芝龍率笨港艦隊到澎湖,與雷爾生交戰,施加壓力。任誰也沒想到,雷爾生所率的強大荷蘭艦隊,就算幾萬大明水師軍,也都拿他沒辦法。可最後竟被鄭芝龍所率的笨港艦隊,一舉擊潰。最後雷爾生不但被拔了軍職,連得荷蘭艦隊也不得不黯然撤離澎湖。而這也可謂是鄭家軍,在尚是笨港艦隊的時期,就已第一次擊潰荷蘭艦隊。

 

 

一則雷爾生率艦隊佔據澎湖,二則普徹曼斯與鄭芝龍對決於金門料灣。三則國姓爺率兵來台,與荷蘭艦隊戰於鹿耳門水道海口。總之,鄭家軍與荷蘭艦隊之間的對決,已然取得三戰三勝。要論堅船利砲,武器之先進與精良,荷蘭艦隊當然都遠勝於鄭家軍。畢竟鄭家軍的火砲,甚至戰艦,都只是仿製自荷蘭火砲與戰艦,怎麼樣也都比荷蘭略遜一籌。在戰艦與武器的精良,皆比不上荷蘭艦隊之下,鄭家軍與荷蘭艦隊的對決,又如何能取得三戰三勝?實話說,這就是當初,笨港艦隊組建之初,皆已紅毛番的艦隊為假想敵。因此操練艦隊之時,無不皆以戰勝紅毛番的艦隊,來設想出各種可以取勝的戰術。簡言之,鄭家軍的艦隊對上荷蘭艦隊,只能以各種靈活的戰術取勝。而不能按照紅毛番想要的方式,以傳統的艦隊正面作戰,來與荷蘭艦隊對決。有如金門料羅灣之戰,鄭芝龍以鄭家軍最大的主力戰艦,直衝荷蘭艦隊陣中,隨即並引火爆炸,炸掉對方火力最大強大的戰艦。驚得荷蘭艦隊,軍心大亂,完全失去稱霸世界海洋的驕傲與自信。又如鹿耳門水道的海口之戰,鄭家軍以大量的放火船,去衝撞圍攻荷蘭戰艦,然後引火爆炸。使荷蘭艦隊惶然失措,自亂陣腳,最後一艘戰艦爆炸沉沒,一艘戰艦擱淺沙洲。

然而荷蘭人也不是傻子,總會得一次教訓,學一次乖。所以此次,派艦隊入內海對決。揆一記取了上次海戰失敗的教訓,當五艘主力戰艦進入內海,同時亦派出更多的中小型戰船與搖櫓船,圍於五艘主力戰艦之前。目的,就是要阻止鄭家軍再用放火船,去圍攻與衝撞荷蘭艦隊的主力戰艦。且期效果也相當卓著。當五艘荷蘭戰艦,砲火全開,轟擊大員市鎮。國姓爺派出了宣毅前鎮總兵陳澤,與副將林進坤,率十數戰船,前往攻打荷蘭艦隊。卻是連靠近都不能,即被荷蘭艦隊的眾多中小型船與搖櫓船阻擋。甚至遭到荷蘭艦隊的猛烈砲轟,最後陳澤的艦隊,只能潰敗逃回。副將林進坤的戰船,甚至被荷蘭人的戰艦追上。經得一番激戰後,顯然林進坤的戰船,更已被荷蘭人所俘虜。荷蘭戰艦猛烈的砲火,轟擊內海,激起一道道沖天水柱,更是氣勢驚人。整個內海波濤洶湧,瀰漫砲火的煙硝,有如海水沸騰。戰況幾乎一面倒,顯然荷蘭艦隊,已然大佔上風。

 

 

國姓爺的帥船上,有將官眼見陳澤的艦隊潰敗,副將林進坤似已陣亡,戰船被擄。忙得向國姓爺請命,急稟:『藩主!宣毅前鎮陷入苦戰。請藩主下令,前往救援。對荷蘭紅毛,發動全面攻擊!』國姓爺在帥船上,手拿千里鏡觀戰,豈會不知眼前戰況不利。卻是仍按兵不動,語氣堅定回說:『不急!狡兔還沒落陷阱,大魚還沒入網。不能急於收網!否則功虧一簣,宣毅前鎮的將士,就白白犧牲了!』

 

 

台窩灣內海有如海水沸騰的激戰,由南而北,猛烈的砲火,已然逐漸接近赤崁城。瑪莉亞號快船的船長克勞森,率領荷蘭人的中小型船與搖櫓船,一路挺進,殺得鄭家軍幾乎是望風披靡。眼見普羅民遮城已近在眼前,克勞森更是殺得血脈噴張,高舉血淋淋的指揮刀,不住狂吼嘶喊:『弟兄們!打垮這些中國懦夫!殺光這些異教徒雞姦者!勝利已在我們眼前!願神協助我們!直攻普羅民遮城!』確實,從荷蘭艦隊進入內海以後,一路殺到了赤崁,仗其堅船利砲,幾乎是如入無人之境。卻不知,國姓爺最擅長的戰術,就是梅花陣與布袋陣。即先以一支軍隊示弱,誘敵深入後,再以火砲或大軍圍殲敵軍。而荷蘭紅毛,仗其堅船利砲逞勇,以為所向無敵。豈知,當克勞森以為已經勝利在望,實則卻是已經置身陷阱。彼方,帥船上的國姓爺,眼見荷蘭艦隊已然接近赤崁,隨即下令:『來人啊!鳴砲!放哨箭!傳令我軍,全面對荷蘭紅毛,發動攻擊!』

 

"咻"國姓爺的帥船發出了哨箭,劃過內海。繼之又連發三聲砲響。霎時之間,佈陣內海的鄭家軍艦隊,金鼓齊鳴,戰鼓隆隆響徹雲霄。鑼鼓聲乍起,一艘艘的竹筏,忽而從赤崁隱於樹叢的岸邊,撐著竹竿划出。初時,克勞森聽得中國艦隊戰鼓聲大作,還以為發生什麼大事。結果看見的,卻是從岸邊划出了一艘艘的小竹筏。一時忍不住張嘴大笑:『哈哈哈哈!你們看看這些中國懦夫!他們真的是山窮水盡了!不然就是餓到發昏!竟然想划著小竹筏,來跟我們打仗!』但克勞森張狂的笑聲,並未持續太久。因為隨著隆隆戰鼓聲震天響,從赤崁岸邊划出的竹筏越來越多。最後竟至黑壓壓一片,有如螻蟻傾巢而出般,數都數不清到底有多少竹筏遍佈海面,且不斷向克勞森所率的荷蘭艦隊,合圍掩至。且見這些小竹筏上,有的載滿了火藥、油脂與柴薪,明顯就是要來衝撞與放火燒船。有的小竹筏上,則滿載身穿鎧甲的中國士兵,有的手持弓箭,有的手持大刀與盾牌。待竹筏一靠近荷蘭人的大船。這些竹筏上的中國士兵,就用帶鈎的繩索拋去,勾連住荷蘭人的大船。爾後竹筏上的中國士兵,即有如身手矯健的猿猴般,順著繩索攀爬上荷蘭人的大船,拿著大刀劈砍,展開肉搏戰。

 

 

arrow
arrow

    甘仔轄‧鰲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